最近在網路上看到「えと」這個詞,其實就是日文的「干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十二生肖啦!台灣人對這個應該不陌生,每年過年都會聽到什麼生肖年,像今年2025年就是蛇年。不過你知道嗎?干支其實不只是生肖那麼簡單,它背後還有一套複雜的計算系統,跟中國古代的曆法息息相關。
說到干支的組成,其實是「天干」和「地支」的組合。天干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兩兩搭配起來剛好六十年一個循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六十甲子」。老人家常說的「虛歲」就是根據這個來算的喔!下面這個表格可以幫助你快速了解天干地支的對應:
天干 | 地支 | 組合範例 |
---|---|---|
甲 | 子 | 甲子年 |
乙 | 丑 | 乙丑年 |
丙 | 寅 | 丙寅年 |
丁 | 卯 | 丁卯年 |
戊 | 辰 | 戊辰年 |
在台灣,我們還是很重視這些傳統的。像是結婚要合八字、搬家要看日子,都跟干支有關係。特別是老一輩的,對這個特別講究。現在年輕人也開始流行用生肖來玩一些趣味心理測驗,或是看星座運勢的時候順便看看自己的生肖運勢,算是傳統文化的新玩法吧!
其實日本人也用干支,他們叫「えと」,發音就是「eto」。跟台灣一樣,他們過年也會有生肖吉祥物,像是郵局的年賀狀(新年賀卡)上都會印當年的生肖圖案。不過日本人比較特別的是,他們不太用天干,主要用地支來記年。所以如果你去日本玩,看到「巳年」這樣的標示,就知道是在說蛇年啦!
說到這裡,突然想到台灣有些廟宇的籤詩也是用干支來標記的。像是我上次去龍山寺求籤,籤詩上面就寫著「甲午籤」,這就是用天干地支來編號的。這種傳統從古早時候就一直流傳下來,雖然現在很多人都直接看數字了,不過這種編號方式還是保留著,也算是文化的一種傳承吧。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去日本玩,回來都會問「えと是什麼?日本生肖文化大解析」,其實這就是日本的生肖系統啦!跟台灣的十二生肖很像,但有些細節不一樣喔。日本叫「干支(えと)」,從中國傳過去後發展出自己的特色,現在已經變成日本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連新年賀卡、御守都會用到呢。
日本生肖跟台灣最大的不同是,他們用「豬」代替「豬」,而且生肖動物的稱呼也不太一樣。比如台灣說「鼠」,日本會說「子(ね)」。這種差異讓兩國的生肖文化各有特色,下次去日本玩可以注意看看神社或寺廟裡的生肖裝飾,會發現很多有趣的小細節喔!
台灣生肖 | 日本稱呼 | 日文讀音 | 特色 |
---|---|---|---|
鼠 | 子 | ね | 聰明靈巧的代表 |
牛 | 丑 | うし | 象徵勤勞與耐力 |
虎 | 寅 | とら | 勇氣與力量的化身 |
兔 | 卯 | う | 溫和善良的象徵 |
龍 | 辰 | たつ | 唯一的神話生物 |
蛇 | 巳 | み | 智慧與神秘的結合 |
日本人超重視生肖年的,每到新年電視都會特別報導當年生肖的運勢。跟台灣一樣,他們也會有生肖吉祥物,像是2023年兔年時,到處都能看到兔子造型的和菓子跟御守。而且日本生肖文化還影響到他們的語言,像是「寅年まれ」(虎年出生)會用來形容個性強勢的人,是不是很有趣?下次跟日本朋友聊天時,不妨問問他們的生肖,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話題喔!
大家有冇諗過「何時會用到えと?日本節慶與生肖的關係」呢個問題?其實えと(干支)係日本文化中好重要嘅概念,同我哋熟悉嘅生肖好相似,但佢哋嘅運用場合同台灣有啲唔同。日本人不單止新年會講えと,連賀年卡、神社祈福、甚至公司嘅新年會都會用到呢個概念,可以話係深入日常生活嘅各個角落。
日本嘅えと系統同中國生肖一樣都係12年一個循環,但佢哋會結合「十干」同「十二支」組成60年一甲子嘅完整周期。呢個系統影響咗好多傳統節慶活動,例如:
節慶名稱 | 相關えと習俗 | 常見活動 |
---|---|---|
正月 | 當年生肖裝飾 | 神社參拜、寫賀年卡 |
節分 | 驅除厄運 | 撒豆驅鬼、吃惠方卷 |
端午 | 菖蒲驅邪 | 掛鯉魚旗、吃柏餅 |
有趣嘅係,日本人過節時會特別留意當年生肖同自己嘅えと關係。比如本命年(同自己生肖相同嘅年份)嘅人會去神社買紅色嘅御守,祈求平安渡過呢個據說比較多災多難嘅年份。而喺節分時,如果當年嘅えと方位同自己嘅生肖相沖,就要特別注意撒豆驅邪嘅方向。
除咗傳統節慶,現代日本社會都保留咗好多同えと相關嘅習俗。每年新年期間,便利店同百貨公司都會推出當年生肖限定商品,從零食到文具應有盡有。電視台嘅新年特別節目亦經常以當年生肖做主題,邀請屬該生肖嘅藝人上節目分享趣事。就連公司嘅忘年會同新年會,主持人都會用えと來帶動氣氛,例如請屬猴嘅同事表演等等。
為什麼日本人這麼重視えと?文化意義一次看懂
每次看日本節目或日曆,都會注意到他們特別強調「えと」(干支),像是今年是「乙巳年」之類的。其實這跟台灣人過年會看生肖運勢很像,但日本人把干支文化發揮得更徹底,從新年賀卡到企業年度計畫都會用到。這種傳統源自中國的干支紀年,傳到日本後融合了當地文化,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人對干支的重視程度,從這些日常細節就能看出來:
生活場景 | 干支的應用方式 | 台灣人比較熟悉的類似文化 |
---|---|---|
新年習俗 | 繪馬、年賀狀必定標註當年干支 | 春聯寫生肖吉祥話 |
命名文化 | 新生兒取名常參考當年干支五行 | 算命取名字看八字 |
商業活動 | 企業年度主題常結合干支意象 | 開市看黃道吉日 |
流行文化 | 動漫角色設定會加入干支元素 | 古裝劇提到生肖相剋 |
特別有趣的是,日本把干支中的動物形象發展得超可愛,像百貨公司每年都會推出限定生肖商品,從和菓子到文具都能看到當年生肖主題。這種商業操作讓年輕人也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不像台灣可能只有過年期間才會特別注意生肖。而且他們對干支的解釋更生活化,比如「今年是XX年所以適合挑戰新事物」,把古老的智慧變成現代人的生活指南。
在日本,干支不只是紀年工具,更是一種文化符碼。他們會用「干支巡り」來形容12年一個循環的人生階段,就像台灣人說「一輪」的意思。這種時間感讓日本人做事很有規劃性,比如「這個干支周期內要完成什麼目標」。就連神社的御守都有分干支版本,信徒會特別選自己出生年的御守,相信能帶來加倍的保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