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閏好壞照輪意思」這句台灣俗諺,講的就是人生起起落落的道理啦!就像農曆每三年要閏一個月來調整節氣一樣,我們的生活也是好壞輪流來,沒有誰會一直順遂或一直倒霉。這種智慧其實在很多文化裡都有類似的說法,只是台灣人特別喜歡用這種生活化的比喻來安慰朋友。
說到這個,讓我想起前陣子去阿根廷拉潘帕省旅遊時,看到當地牧民面對乾旱的態度。他們也是相信「好年冬壞年冬,輪流來」的道理,不會因為一時的困境就放棄。這種隨遇而安的生活哲學,跟我們台灣人的「三年一閏好壞照輪意思」根本就是異曲同工嘛!
地區 | 類似諺語 | 生活應用 |
---|---|---|
台灣 | 三年一閏好壞照輪 | 勸人看開得失 |
拉潘帕 | “La vida es como el clima” | 牧民面對氣候變化 |
普遍 | 風水輪流轉 | 商場起伏心態 |
其實仔細想想,這種觀念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看得到。像是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景氣有好有壞;農民也明白收成不會年年一樣好。就連我們上班族,也是會遇到順心的時候跟被主管釘爆的時候。重要的是要保持平常心,知道現在遇到的困難總會過去,就像閏月過後又會回到正常的節氣一樣。
我阿嬤以前常說:「你看那個誰誰誰現在很風光,啊我們就靜靜做自己該做的,時候到了自然會輪到我們。」這種話聽起來很老派,但真的是智慧啦!現在社會變化這麼快,很多人得失心很重,反而更容易患得患失。不如學學「三年一閏好壞照輪意思」的精神,把眼光放遠一點。
說到這個,阿根廷拉潘帕省的旅遊資訊上就提到,他們那裡的生態旅遊也是要看季節的。有些月份特別適合觀鳥,有些時候則適合看野生動物,這不也是另一種「好壞照輪」的體現嗎?所以啊,與其強求,不如學會順應自然的節奏,該來的總會來。
三年一閏到底是什麼意思?老一輩常説的俗諺解析
每次聽阿公阿嬤講「三年一閏,好歹照輪」這句俗諺,總覺得好像懂又好像不懂對吧?其實這句話跟農曆的閏月有關啦!古早人發現太陽曆跟月亮曆每年會差11天左右,所以大概每3年就要多補一個月(閏月)來調整,這就是「三年一閏」的由來。不過現代人用國曆比較多,對這個概念就沒那麼熟悉了。
老一輩最愛用這句話來比喻人生起落,意思是說運氣這種東西就像閏月一樣,不會永遠好也不會永遠壞,遲早會輪到你。像隔壁阿伯種水果,去年颱風損失慘重,今年就大豐收,他都會感嘆說「啊就三年一閏啦!」這種智慧真的很有道理餒~
俗諺用詞 | 原本意思 | 現代比喻 |
---|---|---|
三年一閏 | 農曆每3年左右加閏月 | 人生運氣輪流轉 |
好歹照輪 | 好壞按順序來 | 順境逆境都會經歷 |
講到這個,我阿嬤以前還常說「閏月年,嫁查某囝要加金」,因為傳統認為閏月是多出來的月份,嫁女兒要多準備金飾來補運。現在雖然沒那麼講究了,但這些俗諺真的充滿古人觀察天象跟人生的智慧。像「閏四月,吃樹葉」是說遇到閏四月可能收成不好,雖然現在農業技術進步,但老一輩看到閏月還是會特別注意天氣變化。
這些俗諺不只是老古板的話啦,仔細想其實都很有道理。就像「三年一閏」提醒我們,遇到不順心的時候要耐心等待,因為好運可能就在下個轉角。我阿公常說,年輕人要學著看這些老話,裡面藏的智慧比課本還實用呢!
為什麼台灣人説『三年一閏好壞照輪』?背後的人生哲理其實隱藏著台灣人看待命運的智慧。這句俗諺源自農曆閏月的計算方式,每三年左右會多出一個月,老一輩用它來比喻人生起伏就像閏月一樣,好運壞運總會輪流到來。台灣人相信沒有永遠的順境,也不會一直倒楣,這種觀念讓大家在面對挫折時能保持希望,得意時也不忘謙虛。
台灣社會經歷過許多動盪,從早期農業社會到現代化過程,這句俗諺特別能引起共鳴。老一輩常說:「你看隔壁阿明叔前年生意失敗,今年不就輪到他中樂透?」這種例子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也讓這句俗諺更深入人心。
情境 | 傳統解釋 | 現代應用 |
---|---|---|
事業不順 | 壞運氣快輪完了 | 堅持下去就會轉運 |
突然發財 | 好運輪到你了 | 要懂得分享與儲蓄 |
家庭變故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 互相扶持度過難關 |
這句話不只用在個人際遇,連天氣變化、股市漲跌,台灣人都愛用「輪流」來解釋。颱風沒來?「輪到別縣市啦!」股票套牢?「總會輪到你的股票漲!」這種樂觀中帶點認命的態度,其實是台灣人特有的生活哲學。農民曆上記載的閏月,不知不覺就變成台灣人面對無常人生的心理調適方式,讓大家在順逆之間都能找到平衡點。
市場賣菜的阿嬤會說:「少年仔,免煩惱啦!就像我賣菜三十年,菜價高低輪流轉,堅持下去就對了。」這種用生活經驗累積出來的智慧,比任何勵志書都來得真實有力。台灣人把天文現象轉化成處世哲學,讓這句俗諺不只是農民曆上的註記,更成為陪伴大家度過高低潮的心靈雞湯。
台灣人常說的「『好壞照輪』怎麼應用在日常生活?台灣人的處世智慧」,其實就是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哲學。這句話字面上是「好壞輪流來」,背後隱含著對人生起伏的坦然接受。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從老一輩到年輕人,多少都懂得用這種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
舉例來說,台灣人遇到工作不順時,常會自我安慰:「哎呀,『好壞照輪』啦,下個月就會好轉!」這種想法不是消極,而是一種緩衝壓力的智慧。我們習慣用「輪流」的概念看待得失,不會因為一時挫折就鑽牛角尖。看看傳統市場的攤販就知道,生意淡季時他們照樣笑咪咪招呼客人,因為相信「輪到旺季自然會賺回來」。
生活情境 | 「好壞照輪」的應用方式 | 實際案例 |
---|---|---|
職場競爭 | 這次升遷沒輪到,下次機會還在後頭 | 同事間互相打氣:「總有一天輪到你啦」 |
家庭關係 | 夫妻吵架後主動遞杯茶化解僵局 | 婆婆笑說:「輪流生氣輪流哄才長久」 |
投資理財 | 股市漲跌平常心看待 | 菜籃族說:「股票跟水果一樣有貴有便宜」 |
這種處世態度也反映在台灣人的社交習慣裡。朋友聚餐搶著付帳時,最常聽到「這次我來,下次換你!」連請客都要講究輪流,既維持情誼又不會造成負擔。廟宇抽籤時,抽到「下下籤」的長輩往往淡定折起來:「歹籤抽完就會輪到好籤了啦!」這種帶著幽默感的豁達,正是台灣人特有的韌性。
就連天氣變化也能套用這套邏輯。連日暴雨後,阿公搖著扇子說:「熱天快輪到啦,衣服曬不乾也沒關係。」這種把自然現象都當成輪替過程的思考模式,讓台灣人在颱風地震頻仍的環境中,依然能保持從容。畢竟誰都知道,再大的風雨總會輪到放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