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錢過不去!5個小習慣讓你存款變多 | 跟錢過不去?這些地雷千萬別踩 | 省錢達人教你:別跟錢過不去的秘訣

別跟錢過不去!這些日常小習慣正在偷走你的錢包

最近物價漲得厲害,大家是不是都覺得錢越來越薄了?其實啊,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跟自己的錢過不去。今天就來聊聊那些看似不起眼,卻會讓荷包大失血的日常習慣。

先說說最常見的「小錢陷阱」吧!很多人覺得一杯手搖飲才幾十塊沒什麼,但你有算過一個月下來要花多少嗎?來看看這個表格:

消費項目 單次金額 每月次數 每月總額
手搖飲料 65元 20次 1,300元
便利商店咖啡 45元 15次 675元
超商即食餐 89元 10次 890元

光是這些「小確幸」加起來,一個月就快3000元不見了!更別提現在很多商家都在推訂閱制、會員制,每個月自動扣款的錢加一加真的很可觀。我朋友前陣子才發現,他居然同時訂了5個影音平台,每個月白白繳了快2000元卻根本沒在看。

另外一個超容易跟錢過不去的狀況,就是衝動購物。現在網購太方便,加上各種限時優惠、免運門檻,常常為了湊免運多買一堆不需要的東西。特別是那種「買一送一」、「第二件五折」的促銷,看似賺到,其實根本用不完,最後不是放到過期就是堆在角落生灰塵。更慘的是信用卡分期付款,每個月繳一點感覺沒什麼,但累積起來的利息和總金額真的很嚇人。

說到理財,很多人都覺得「我又沒多少錢要理什麼財」,這才是最危險的想法。就算月薪只有3萬,好好規劃跟亂花一通,幾年下來差距可以到幾十萬。像是提早開始存退休金、善用銀行的零存整付,或是把閒錢放進高利活存,這些都是舉手之勞卻能讓錢變大的方法。真的別跟錢過不去,與其抱怨錢不夠用,不如從今天開始改變這些小習慣!

別跟錢過不去


為什麼我們總是跟錢過不去?5個常見理財盲點大公開

每次領到薪水都覺得錢不夠用?明明有記帳卻還是存不到錢?其實很多時候不是賺太少,而是我們不小心踩到理財地雷啦!今天就來聊聊台灣人最常犯的5個理財盲點,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盲點一:把記帳當成存錢
很多人以為記帳就是在理財,但其實只記不分析根本沒用。就像減肥只記錄吃了什麼卻不控制熱量一樣,月底對帳單還是會讓你嚇一跳。重點是要從記帳中找出「拿鐵因子」,那些每天一杯手搖飲、衝動購物的小錢,累積起來可是很可怕的。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盲點二:過度追求高報酬
聽到朋友投資賺錢就一頭熱跟進?台股、加密貨幣、外匯什麼都想碰?高報酬通常伴隨高風險,與其盲目跟風,不如先搞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以下是常見投資工具的風險比較:

投資類型 預期報酬 風險等級 適合族群
定存 1-2% ★☆☆☆☆ 保守型
債券 3-5% ★★☆☆☆ 穩健型
股票 5-10% ★★★☆☆ 積極型
加密貨幣 20%+ ★★★★★ 冒險型

盲點三:忽略緊急預備金
台灣人很愛投資,但調查顯示有超過4成的人拿不出10萬塊急用金。突然失業或生病時,難道要認賠賣股票嗎?建議至少存3-6個月生活費放活存,別讓意外打亂你的理財計畫。

盲點四:保單買一堆卻沒保障
長輩最愛幫小孩買儲蓄險,但仔細算算,解約金可能比定存還低!保險應該優先考慮醫療、意外等基本保障,有多餘預算再來談儲蓄或投資型保單。

盲點五:覺得小錢不用理
「反正才幾十塊」的心態最危險!每天省下一杯咖啡的錢,一年就能多存1.5萬。現在很多銀行都有零錢投資功能,小額也能買基金或ETF,積少成多才是王道。

小資族如何不跟錢過不去?每月多存5000的實用技巧

最近物價漲得讓人很有感,很多小資朋友都在問怎麼才能省點錢。其實只要調整幾個生活小習慣,每個月多存5000塊真的沒想像中難啦!


首先從「固定支出」下手,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每個月被扣了多少隱形費用。像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手機費,其實可以這樣比價:

電信方案 原月租費 攜碼優惠 年省金額
中華699 838 699 1,668
遠傳599 799 599 2,400
台星388 588 388 2,400

再來是「飲食開銷」,與其每天花100塊買手搖飲,不如自己泡茶帶出門。假設上班日每天省一杯50元的飲料,一個月就多出1100元。自己煮晚餐也比外食省很多,週末去傳統市場買菜,300塊可以煮出4-5餐,比叫外送划算超多。

最後是「衝動消費」,現在購物APP太方便,隨便滑一滑錢就不見了。建議把想買的東西先放購物車3天,通常冷靜後會發現其實沒那麼需要。另外信用卡點數、超商累積的紅利都要記得用,這些小錢累積起來也很可觀喔!

交通費也是大開銷,捷運月票1280元看似划算,但如果你公司離家近,其實買單程票或改用共享單車更省。像我同事就把機車賣掉改騎YouBike,每個月省下油錢+停車費將近2000元。

別跟錢過不去

別跟錢過不去!3個超商消費陷阱你中了幾個?每天進出超商買東西已經變成台灣人的日常,但你知道嗎?有些消費習慣不知不覺就讓你多花了好多冤枉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超商常見的消費陷阱,快來看看自己中了幾招!

首先最容易中招的就是「加購陷阱」,超商櫃檯旁邊總會擺些小東西,像是零食、飲料或生活小物,店員問「要不要加購」的時候,很多人會因為便宜就順手帶了。但你有算過嗎?這些小錢累積起來很可觀耶!舉例來說,每天加購一瓶20元的飲料,一個月就多花了600元,一年下來可以買一支新手機了。

再來是「第二件優惠」的誘惑,看到「第二件6折」、「買一送一」的標籤,很多人都會忍不住多拿一件。但仔細想想,你真的需要兩份嗎?很多時候只是為了折扣而買,結果吃不完或用不完,反而造成浪費。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的優惠陷阱:

優惠類型 實際花費 省到錢了嗎?
第二件6折 第一件原價+第二件6折 只有買兩件才划算
滿百折10 強迫湊到100元 可能買了不需要的東西
加1元多1件 多花1元但多拿一件 容易造成囤貨

最後要提醒的是「會員點數迷思」,現在超商都有會員制度,累積點數可以換商品或折抵。但很多人為了湊點數,會刻意多買東西,或是選擇比較貴但有加贈點數的商品。其實仔細算算,這些點數的價值往往不如直接買便宜的商品來得划算。比如說為了多拿10點而多花30元,但10點可能只值5元,這樣反而虧了25元啊!

還有一個隱藏陷阱是「鮮食時段優惠」,超商會在特定時段推出鮮食打折,像是晚上8點後的便當7折。聽起來很划算對吧?但很多人會因為便宜就買了本來沒打算吃的東西,或是買了吃不完,最後還是丟掉。與其為了省那幾十塊而多花錢,不如真的餓了再買需要的份量就好。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