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好多創作者都在討論「十字品牌」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垂直深耕某個領域,同時橫向拓展相關內容,讓頻道像十字一樣既有深度又有廣度。這種經營方式在台灣的內容創作圈越來越流行,特別適合想要長期經營自媒體的朋友。
說到十字品牌的實際應用,我們可以看看幾個成功案例。像是有些音樂類YouTuber,他們不只上傳cover歌曲(垂直內容),還會分享器材開箱、音樂教學甚至生活vlog(橫向內容)。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吸引不同類型的觀眾,又能維持頻道的主軸特色。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種常見的十字品牌組合:
主軸領域 | 垂直內容範例 | 橫向內容範例 |
---|---|---|
音樂 | 歌曲翻唱 | 器材評測、音樂教學 |
美妝 | 妝容教學 | 產品開箱、保養知識 |
3C科技 | 手機評測 | 軟體教學、科技新聞 |
其實在台灣,很多YouTuber早就不知不覺在用十字品牌的概念經營頻道了。像那個很紅的「阿滴英文」,主軸是英文教學,但他們也會拍生活日常、時事評論,甚至跟其他YouTuber合作拍片。這種做法讓頻道內容更豐富,觀眾黏著度也更高。不過要注意的是,橫向內容最好還是跟主軸有點關聯,不然可能會讓觀眾覺得太跳tone。
現在YouTube演算法越來越重視觀眾停留時間和互動率,十字品牌的經營方式剛好可以滿足這些條件。當觀眾因為主軸內容點進來,又發現其他相關的有趣影片,自然就會在頻道停留更久。有些創作者還會利用播放清單功能,把不同類型的影片分類整理,讓新觀眾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內容。
十字品牌是什麼?台灣人最愛的經典老牌故事,講的就是那些陪伴我們長大、已經融入日常生活的老字號。這些品牌不只賣商品,更承載著滿滿的台灣記憶,像是家裡廚房一定會有的醬油、阿嬤抽屜裡的痠痛藥布,或是小時候最愛吃的零食,每個都是台灣人共同的回憶。
說到這些經典老牌,不得不提到它們厲害的地方。首先就是品質穩定,用過的人都說讚,再來就是價格親民,CP值超高。像是大家熟悉的「黑松沙士」,從1950年賣到現在,夏天來一罐透心涼,根本是台灣人的國民飲料。還有「大同電鍋」,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煮飯、蒸包子樣樣行,耐用程度連阿嬤都說讚!
品牌名稱 | 創立年份 | 經典產品 | 台灣人愛用原因 |
---|---|---|---|
黑松 | 1925 | 沙士、汽水 | 童年回憶、消暑首選 |
大同 | 1918 | 電鍋、家電 | 耐用、多功能、家家必備 |
味全 | 1953 | 醬油、牛奶 | 廚房常備、品質穩定 |
白蘭 | 1965 | 洗衣精 | 洗淨力強、香味懷舊 |
這些老牌子最厲害的就是懂得與時俱進,像黑松會推出新口味,大同電鍋也變得更時尚,但核心的品質從來沒變過。它們不只是商品,更是台灣人的生活夥伴,見證了這塊土地的變遷。現在走進超市,看到這些熟悉的包裝,還是會忍不住拿起來,因為這就是台灣味啊!而且很多年輕人現在也開始重新愛上這些老牌子,發現阿公阿嬤用的東西真的很有道理。
這些十字品牌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廣告都超有記憶點。誰能忘記「大同大同國貨好」的旋律?或是黑松沙士「消暑又退火」的標語?這些都深深刻在台灣人的腦海裡。就算現在新品牌不斷出現,這些老牌在大家心中還是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因為它們代表的是一種安心、信賴的感覺,這是用錢也買不到的。
為何台灣人這麼愛十字品牌?在地人的真心話
每次走進百貨公司或逛網購,總能看到十字品牌的商品被搶購一空,這現象真的讓人很好奇。其實啊,台灣人對十字品牌的熱愛不是沒有原因的,從生活習慣到消費心理都有密切關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我們台灣人到底為什麼這麼瘋這個牌子。
首先,十字品牌的產品線超級廣,從廚房用品到收納小物應有盡有。而且他們的設計真的很懂台灣人的需求,像是收納盒的尺寸剛好符合台灣常見的櫃子深度,廚具也考慮到我們愛煮湯湯水水的習慣。這種「剛剛好」的貼心設計,讓人用起來就是特別順手。
產品類別 | 台灣人最愛原因 | 熱銷單品 |
---|---|---|
收納用品 | 尺寸符合台灣居家空間 | 抽屜分隔盒 |
廚房用具 | 耐用且價格親民 | 不沾鍋系列 |
清潔工具 | 設計簡單實用 | 伸縮拖把 |
再來就是價格真的很親民,雖然品質不錯但不會貴到讓人下不了手。台灣人買東西最講究CP值,十字品牌剛好抓到這個點。而且他們的門市常常有促銷活動,像是滿千送百或會員折扣,這種「有小確幸」的感覺特別對台灣人的胃口。
最後不得不說他們的商品真的很耐用,我媽十年前買的十字牌鍋子到現在還在用。這種「用很久都不會壞」的口碑,在親朋好友間口耳相傳,慢慢就變成家家戶戶都有的國民品牌了。現在連年輕人都開始追他們新出的文青風收納系列,難怪這個牌子能在台灣紅這麼久。
說到台灣老字號,大家一定會想到「十字品牌何時創立?帶你回顧80年歷史軌跡」這個問題。這家從日治時期就陪伴台灣人成長的品牌,最早其實是1943年在台南起家的醬油工廠,當時還只是巷口一間不起眼的小作坊,誰能想到後來會成為家喻戶曉的國民品牌呢?
講到十字品牌的發展歷程,真的要從戰後說起。1950年代台灣經濟剛起步,他們家研發的「紅標醬油」因為味道甘醇又不死鹹,很快就在主婦圈傳開來,婆婆媽媽們去雜貨店都會指名要買。到了1970年代更是大爆發,不只醬油,連味精、罐頭都賣得嚇嚇叫,根本就是台灣廚房裡的必備品啊!
年代 | 重要里程碑 |
---|---|
1943年 | 台南成立醬油工廠 |
1955年 | 推出經典紅標醬油 |
1972年 | 跨足罐頭食品生產 |
1988年 | 股票公開上市 |
2005年 | 成立生技部門研發健康食品 |
80年代以後,十字品牌開始轉型超猛的!不只把傳統醬油做成隨身包,還開發出減鹽版本,跟得上現代人講究健康的潮流。最讓人驚豔的是他們家的罐頭,從早期只有筍乾、麵筋這種基本款,到後來連蒲燒鯛、麻婆豆腐這種料理包都有,根本是懶人救星,颱風天或是半夜肚子餓,開一罐就能變出一桌菜。
這幾年逛超市還是會看到十字品牌的新產品,像是用台灣米做的速食粥、低鈉醬油膏,包裝也越來越年輕化。雖然現在市面上進口品牌很多,但老一輩的台灣人煮菜,還是習慣用他們家的醬油,說那個甘甜味是別家學不來的。每次看到那個紅色商標,就會想起小時候幫媽媽跑腿買醬油的回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