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到哪裡去了?原來它們都經歷了這些旅程
每天我們丟掉的垃圾,到底垃圾到哪裡去了?這個問題看似簡單,背後卻藏著一套複雜的處理系統。在台灣,垃圾處理主要分為幾個階段,從家門口的垃圾車開始,它們的旅程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漫長。
台灣垃圾處理流程一覽表
處理階段 | 主要方式 | 現況問題 |
---|---|---|
分類回收 | 資源回收車、垃圾車分類 | 民眾分類習慣仍有待加強 |
轉運階段 | 壓縮後運往處理場 | 部分地區轉運站容量不足 |
最終處理 | 焚化、掩埋、堆置 | 焚化廠老舊、掩埋場飽和 |
說到垃圾處理,很多人以為只要丟進垃圾桶就沒事了。但實際上,這些垃圾會被送到轉運站進行壓縮,然後根據種類分別處理。可回收物會進入再生系統,一般垃圾則大多送往焚化爐。不過台灣的焚化廠大多已經運轉20年以上,處理量能有限,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縣市會出現垃圾山的原因。
以台中為例,大里區的垃圾轉運站就堆積了驚人的垃圾量,佔了全國四成之多。這些垃圾因為焚化廠處理不及,只能暫時堆置,預計要到2042年才能完全清理完畢。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台中,全台各地都有類似的問題,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
更讓人擔心的是非法傾倒的問題。有些不肖業者為了省下處理費用,會把垃圾偷偷倒在偏遠地區。這些垃圾通常沒有經過妥善處理,可能含有有害物質,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政府雖然有加強取締,但這種情況還是時有所聞,成為環保稽查人員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至於那些被送到焚化廠的垃圾,燃燒後產生的灰渣又該怎麼處理?這些灰渣通常會被固化後送到掩埋場,但台灣的掩埋場空間越來越少,有些甚至已經超過使用年限還在勉強運作。這也讓垃圾處理的問題變得更加棘手,不是燒掉或埋掉就能一勞永逸的。
為什麼我們每天倒的垃圾最後都去了哪裡?
每天把垃圾打包好丟進垃圾桶,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垃圾最後都去了哪裡?其實台灣的垃圾處理系統比我們想像中複雜得多,從家門口的垃圾桶開始,這些廢棄物就展開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那些我們隨手丟掉的東西,究竟會經歷什麼樣的命運。
首先,垃圾車會把我們分類好的垃圾送到各地的轉運站。在轉運站裡,工作人員會進行更仔細的分類檢查,確保資源回收物沒有被誤丟進一般垃圾。根據環保署的統計,2024年台灣的垃圾清運量平均每天高達9,800公噸,這個數字真的讓人嚇一跳!這些垃圾主要會被送到以下幾種處理設施:
處理方式 | 比例 | 處理地點範例 |
---|---|---|
焚化處理 | 85% | 北投焚化廠、高雄中區資源回收廠 |
掩埋處理 | 10% | 新北市八里掩埋場、台中市文山掩埋場 |
其他處理 | 5% | 廚餘堆肥場、資源回收廠 |
說到焚化廠,台灣目前有24座大型垃圾焚化廠在運作。這些焚化廠不僅能減少垃圾體積,還能發電呢!像是台北市的北投焚化廠,每年可以產生約2億度的電力,足夠供應5萬戶家庭使用。不過焚化過程會產生戴奧辛等有害物質,所以現在環保署要求所有焚化廠都要裝設先進的空氣污染防制設備。
至於那些不能燒的垃圾,最後就只能送去掩埋場了。台灣因為地狹人稠,掩埋場的空間越來越珍貴。像新北市的八里掩埋場,現在已經發展成環保公園,底下埋著過去幾十年的垃圾,上面則是民眾休閒的好去處。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掩埋場的垃圾分解速度超級慢,一個塑膠袋可能要100年才能完全分解,所以做好垃圾減量真的很重要!
你家垃圾車收走的垃圾最後怎麼處理?原來它們的旅程這麼精彩!
每天傍晚聽到垃圾車音樂響起,我們都會趕快把打包好的垃圾拿出去丟,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被收走的垃圾最後去了哪裡?其實它們的後續處理比我們想像中複雜得多呢!在台灣,垃圾處理可是有一套完整的系統,不同類型的垃圾會有完全不同的命運,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這些垃圾的奇幻旅程。
首先最基本的是一般垃圾,也就是我們每天丟的廚餘、衛生紙這些。這些垃圾會被送到各地的焚化爐進行高溫焚燒,現在的焚化技術已經很先進了,不僅能有效減少垃圾體積,還能發電呢!根據環保署資料,全台24座焚化爐每年可以處理約650萬噸垃圾,同時產生約20億度電,相當於5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至於資源回收物就更精彩了,它們會經過以下流程:
回收物種類 | 處理方式 | 最終用途 |
---|---|---|
寶特瓶 | 粉碎清洗 | 製成環保衣、毛毯 |
鐵鋁罐 | 熔解重鑄 | 變成新的金屬製品 |
紙類 | 打漿再造 | 生產再生紙製品 |
玻璃 | 粉碎熔製 | 做成新玻璃容器 |
特別要提的是廚餘回收,台灣的廚餘處理可以說是世界級的水準。生廚餘會拿去堆肥或養豬,熟廚餘則經過厭氧消化產生沼氣發電。像台北市的內湖垃圾焚化廠就有廚餘沼氣發電系統,每天可以處理200噸廚餘呢!
大型垃圾和電子廢棄物的處理就更專業了,舊家具會被拆解分類,木材部分可以做成再生木板;廢家電則會由專業處理廠拆解,把裡面的銅、鐵、塑膠等材料一一分離回收。環保署統計,台灣的資源回收率已經達到60%以上,這個數字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的喔!
台灣各縣市的垃圾都運到哪些地方處理?這個問題其實牽涉到每個縣市的焚化廠和掩埋場分佈,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台灣各地的垃圾處理現況。台灣雖然不大,但垃圾處理的方式卻因地區而異,有些縣市有自己的焚化廠,有些則需要跨縣市合作處理,這中間的運作其實蠻有趣的。
先說北部地區,台北市、新北市和基隆市的垃圾主要送到內湖、木柵、八里等焚化廠處理。桃園市則有觀音和龜山焚化廠,不過因為垃圾量太大,有時候還是要跟新竹縣市互相支援。新竹縣市比較特別,因為沒有自己的大型焚化廠,所以垃圾都要運到苗栗或桃園去燒。
中部地區的情況是這樣:台中市有后里和文山兩座焚化廠,彰化縣則是把垃圾送到溪州焚化廠。南投縣因為地形的關係,大部分垃圾都要送到鄰近縣市處理,像是草屯的垃圾就會運到台中。苗栗縣有竹南焚化廠,不過處理量有限,有時候也要跟其他縣市協調。
地區 | 主要處理設施 | 備註 |
---|---|---|
台北市 | 內湖、木柵焚化廠 | 處理量充足 |
新北市 | 八里、樹林焚化廠 | 也接收基隆部分垃圾 |
桃園市 | 觀音、龜山焚化廠 | 需與新竹縣市協調 |
台中市 | 后里、文山焚化廠 | 處理中彰投部分垃圾 |
高雄市 | 仁武、岡山焚化廠 | 南區最大處理量 |
南部地區的垃圾處理又是另一種情況。台南市原本有城西焚化廠,但這幾年因為老舊問題,部分垃圾要送到高雄的仁武焚化廠。高雄市算是南部的垃圾處理中心,有仁武和岡山兩座大型焚化廠,除了處理自己的垃圾,還要幫忙處理屏東和台南的部分垃圾。屏東縣的垃圾處理比較麻煩,因為沒有焚化廠,所以大部分都要北送到高雄或台南。
東部地區因為人口少,垃圾量相對較低,花蓮縣主要依靠掩埋場處理,台東縣也是類似情況。不過這幾年環保意識抬頭,兩個縣市都在推動垃圾減量和資源回收,希望能減少對掩埋場的依賴。離島地區就更特別了,像金門、馬祖的垃圾都要用船運回本島處理,成本非常高,所以當地都很積極在做垃圾分類和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