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有冇仔細觀察過自己嘅大牙位置呢?其實大牙係我哋口腔入面擔當住好重要嘅角色,特別係咀嚼食物嘅時候。通常成年人會有12隻大牙,分佈喺上下顎嘅左右兩側,每邊各有3隻。佢哋嘅位置比較靠後,所以平時刷牙好容易忽略,但係如果清潔唔夠,好容易就會蛀牙或者出現其他問題。
大牙可以分為幾種類型,每種都有唔同嘅功能:
牙齒類型 | 位置 | 主要功能 |
---|---|---|
第一臼齒 | 上下顎第6顆 | 主要咀嚼 |
第二臼齒 | 上下顎第7顆 | 輔助咀嚼 |
第三臼齒 | 上下顎最後方 | 俗稱智慧齒 |
講到大牙嘅重要性,特別係6號同7號牙,佢哋真係缺一不可。6號牙通常係我哋第一隻長出嘅大牙,負責大部分嘅咀嚼工作。而7號牙就係第二隻大牙,雖然佢嘅體積會細啲,但係對於食物嘅研磨都好關鍵。好多人都會問,如果大牙拔咗使唔使一定要種牙?其實空住個位唔種牙係可以,但係長期會影響咬合,仲可能會令其他牙齒移位,所以最好都係諮詢牙醫嘅意見。
平時清潔大牙位置真係要特別落力,因為佢哋嘅表面有好多凹槽,好容易藏污納垢。建議可以用細頭牙刷或者單束毛牙刷,慢慢仔細咁清潔每一隻大牙。另外,使用牙線或者沖牙機都可以幫助清潔牙縫位置,預防牙周病。記住啊,大牙嘅健康直接影響到我哋嘅消化同營養吸收,真係馬虎不得!
大牙到底長在哪裡?一張圖帶你看懂位置分佈
每次去看牙醫,聽到醫生說「大牙蛀掉了」都一頭霧水對吧?其實大牙就是我們常說的臼齒,藏在嘴巴最後面,負責把食物磨碎的重要角色。很多人刷牙時最容易忽略這個位置,結果就是蛀牙、牙周病通通找上門啦!
先來看看牙齒的分佈位置表:
牙齒類型 | 位置 | 數量(單側) | 功能 |
---|---|---|---|
門齒 | 最前面 | 2顆 | 切斷食物 |
犬齒 | 門齒旁邊 | 1顆 | 撕裂食物 |
小臼齒 | 犬齒後面 | 2顆 | 初步磨碎 |
大臼齒 | 最後面 | 2-3顆 | 主要研磨 |
大牙通常指的是第一、第二大臼齒,有些人還會長出第三大臼齒(就是讓人痛到不行的智齒啦!)。這些大牙的位置真的很隱密,刷牙時要特別把牙刷往後伸,才能清潔到位。尤其是上排的大牙,因為角度關係更容易堆積食物殘渣。
你知道嗎?小朋友大概6歲會長出第一顆恆齒大臼齒,這顆牙因為長在乳牙後面,常常被家長誤以為是乳牙而忽略照顧。等到12歲左右第二大臼齒才會冒出來,這時候牙齒的排列就差不多定型了。所以從小養成清潔大牙的好習慣超級重要!
下次刷牙時記得把臉頰拉開,好好檢查一下這些藏在深處的大牙。牙線和單束毛牙刷都是清潔大牙的好幫手,特別是吃過黏性食物後,一定要仔細清理牙縫。牙醫最常看到的就是大牙鄰接面蛀牙,就是因為這裡太難清潔了啊!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大牙這麼重要?原來它負責這些咀嚼功能。其實我們每天吃飯時,大牙默默承擔了超多工作,但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它的重要性。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藏在嘴巴後面的「幕後功臣」,看完你就知道平常刷牙時真的要好好照顧它們啦!
大牙主要分為臼齒和小臼齒,它們的位置在牙齒最後面,形狀寬大扁平,上面有很多凹凸不平的溝槽。這種特殊設計可不是隨便長的,完全是為了讓我們能有效率地咀嚼食物。當我們吃東西時,門牙負責切斷食物,犬齒用來撕裂,而大牙就是專門把食物磨碎成小塊,這樣才能讓腸胃更好消化吸收營養。
牙齒類型 | 主要功能 | 特徵 |
---|---|---|
門牙 | 切斷食物 | 扁平鋒利 |
犬齒 | 撕裂食物 | 尖銳突出 |
大牙 | 磨碎食物 | 寬大扁平有溝槽 |
大牙的工作量其實超級大,特別是我們台灣人愛吃的珍珠奶茶、肉圓、米糕這些需要充分咀嚼的食物,都要靠大牙來處理。如果沒有健康的大牙,很多食物根本沒辦法好好磨碎,直接吞下去會造成腸胃負擔。而且大牙的咬合力驚人,可以承受很大的壓力,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會用大牙來開瓶蓋(雖然牙醫非常不建議這樣做啦)。
很多人以為後面的大牙看不見就不重要,刷牙時常常隨便帶過,這其實是大錯特錯。大牙因為位置關係更容易卡食物殘渣,加上溝槽多,清潔不徹底的話很容易蛀牙。一旦大牙出問題,不只吃東西困難,還可能影響臉型甚至導致其他牙齒移位。所以下次刷牙時,記得要特別關照這些默默付出的「勞工牙齒」喔!
大牙痛起來要人命!何時該趕快看牙醫?這真的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惡夢啊!半夜突然痛到睡不著,或是吃東西時痛到想摔筷子,那種感覺真的超崩潰。但你知道嗎?有些情況真的不能拖,越拖只會越嚴重,最後可能連牙齒都保不住,甚至要花更多錢治療。
首先,如果你發現牙痛已經持續超過三天,或是痛到會影響日常生活,像是沒辦法專心工作、晚上睡不好,那就一定要趕快預約牙醫了。另外,如果牙齦腫起來,甚至臉都腫了,這可能是嚴重感染的徵兆,千萬別以為吃止痛藥就沒事,細菌感染可能會擴散到其他部位,超危險的啦!
以下這幾種情況,建議你立刻去找牙醫報到:
症狀 | 可能問題 | 緊急程度 |
---|---|---|
劇烈疼痛到無法忍受 | 神經發炎或牙髓壞死 | ⚠️ 立即就醫 |
牙齦腫脹化膿 | 牙周膿瘍或蜂窩性組織炎 | ⚠️ 當天就醫 |
牙齒鬆動或斷裂 | 外傷或嚴重牙周病 | ⚡ 2天內就醫 |
冷熱敏感持續30秒以上 | 蛀牙已接近神經 | 💡 盡快安排檢查 |
很多人會想說「再忍一下看看」,結果拖到後來反而要根管治療或拔牙,那真的虧大了。尤其是如果痛到會放射到耳朵或頭部,或是伴隨發燒,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牙痛,可能是更嚴重的感染,絕對要馬上去掛急診。牙齒問題真的不能開玩笑,早點處理才能少受點罪啊!
另外,有些人會用偏方像是含烈酒、咬生薑之類的,這些方法其實沒什麼用,搞不好還會刺激傷口讓情況更糟。與其這樣,不如直接去找專業的牙醫處理,現在很多診所都有提供急診服務,真的痛到受不了就打電話問問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