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穴按摩5招,肩頸痠痛秒緩解! | 這3個大穴,每天按助消化超有感 | 大椎穴不通?教你簡單找到位置

最近天氣變化大,肩膀痠痛到不行,朋友推薦我去按「大穴」說超有效!講到這個大椎穴啊,真的是上班族的好朋友,位置在我們低頭時頸部最突出的那塊骨頭下方凹陷處。每次工作到脖子硬梆梆的時候,我都會自己按壓這個穴位,雖然一開始會有點痠痛感,但按完真的輕鬆很多,連帶頭痛也改善不少。

說到穴道按摩,台灣人最愛用的就是這幾個實用穴位啦:

穴位名稱 位置 主要功效
大椎穴 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緩解肩頸僵硬、改善頭痛
合谷穴 手背虎口肌肉隆起處 止痛萬能穴、緩解經痛
足三里 膝蓋下四指寬脛骨外側 腸胃保健、增強免疫力

我自己最常按的就是大椎穴,特別是冷氣吹太久或是熬夜後,整個肩膀像石頭一樣硬,這時候用拇指按壓大椎穴,搭配慢慢轉動脖子,大概3-5分鐘就會感覺氣血慢慢通暢起來。中醫師說這個穴位是陽氣匯集的地方,經常刺激它可以幫助身體對抗濕氣,難怪台灣這麼潮濕的環境,老祖宗特別重視這個穴位。

記得第一次去找中醫師針灸時,他還教我一個小技巧:找大椎穴的時候可以先把頭往前傾,用手摸到頸部最突出的骨頭,然後往下滑到凹陷處就是正確位置。現在我都會教同事這個方法,大家試過都說準確度很高,比看圖找穴位容易多了。不過要提醒的是,孕婦和血壓不穩的人要特別小心,最好先諮詢專業醫師再按壓喔。

大穴

大穴到底是什麼?中醫師教你簡單辨認技巧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大穴」是什麼東西,其實在中醫理論裡,大穴就是指人體上特別重要的穴位啦!這些穴位就像身體的開關一樣,按對了位置真的會讓整個人舒服很多。今天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大穴的辨認方法,看完你就會發現原來找穴位沒想像中那麼難。

首先最經典的就是「合谷穴」,台灣人常說的「虎口」就是它。找法超簡單:把拇指和食指張開成L型,兩指骨頭交接的凹陷處就是啦!這個穴位超好用,頭痛、牙痛或是精神不濟的時候按一按,馬上會有感覺。再來是「足三里」,這個穴位在膝蓋下面一點點,大約四根手指併攏的距離,按下去會有種酸酸脹脹的感覺,對腸胃不適特別有效。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穴位名稱 位置 主要功效
合谷穴 拇指食指虎口凹陷處 緩解頭痛、牙痛、提神
足三里 膝蓋下四指寬處 改善腸胃不適、增強免疫力
內關穴 手腕橫紋上三指寬 舒緩心悸、暈車、失眠

另外要教大家找「內關穴」,這個穴位在手腕內側,從手腕橫紋往上量約三根手指的寬度,在兩條筋中間。搭車容易暈車的朋友一定要記住這個位置,按壓可以減輕不適感。找穴位的時候有個小技巧,就是當你按到正確的位置時,通常會有種特別的酸脹感,跟按其他地方的感覺不太一樣,這就表示你找對啦!

平常在家看電視的時候,不妨試著找找這些穴位,多練習幾次就會越來越熟練。中醫師也提醒,按壓穴道的力道要適中,不是越用力越好,輕輕按壓到有感覺就可以了。如果身體有特別不舒服的情況,還是建議直接去找專業的中醫師處理比較保險喔。

何時按壓大穴效果最好?黃金時段大公開

各位養生達人注意啦!想要按摩穴位達到最佳效果,選對時間超級重要~中醫講究「天人相應」,不同時辰按壓對應的穴位,效果直接翻倍!今天就來分享這份超實用的穴位按摩時刻表,讓你養生事半功倍,身體自然越來越輕鬆!

先來看看這張超清楚的黃金時段表:

時辰 對應經絡 推薦穴位 特別功效
早上7-9點 胃經 足三里 促進消化、增強免疫力
上午9-11點 脾經 三陰交 改善水腫、調理婦科問題
中午11-13點 心經 內關穴 緩解心悸、幫助午休放鬆
下午3-5點 膀胱經 委中穴 舒緩腰背痠痛、排毒效果好
晚上9-11點 三焦經 外關穴 幫助入睡、調節內分泌

早上起床按「足三里」最給力!這個時段胃經當令,按壓膝蓋下方的足三里穴,不但能喚醒消化系統,還能讓一整天精神飽滿。記得用拇指按壓3-5分鐘,有點痠脹感就對啦~

下午辦公室坐整天,腰痠背痛超惱人?這時候膀胱經最活躍,用力按壓膝蓋後方的委中穴,搭配熱敷效果更好!很多上班族實測真的有效,按完馬上感覺腰部輕鬆很多,連帶腿部循環也變好了。

晚上睡前別忘了照顧三焦經~尤其是容易失眠的朋友,輕輕按壓手腕外側的外關穴,能幫助身體進入休息模式。搭配深呼吸效果更明顯,按著按著就會發現眼皮越來越重,自然進入夢鄉囉!

大穴

為什麼大穴被稱為養生關鍵?3大原因解析

大家常聽中醫師說「按大穴能養生」,但到底為什麼大穴被稱為養生關鍵?3大原因解析其實跟我們身體的運作密不可分。這些穴位就像是身體的開關,按對了能讓氣血流通更順暢,現代人久坐、壓力大,特別需要透過刺激大穴來調整體質。

首先,大穴多數位於經絡交會處,就像交通樞紐一樣重要。以「足三里」為例,它不僅能改善消化問題,還能增強免疫力,難怪被稱為「長壽穴」。老人家常說「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就是因為它對脾胃的調理效果特別好。

其次,大穴的刺激能直接影響內臟功能。像「合谷穴」在手背上,按壓時那種酸脹感其實是在喚醒身體的自癒力。我阿嬤以前頭痛都自己按這裡,比吃止痛藥還有效,而且完全沒有副作用,這就是中醫厲害的地方。

最後要說的是,大穴的養生效果經過現代科學驗證。研究發現按壓「內關穴」真的能緩解噁心感,連西醫都認可這個方法。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個人人都該知道的大穴:

穴位名稱 位置 主要功效
足三里 膝蓋下四指寬處 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
合谷穴 手背虎口處 緩解頭痛、提振精神
內關穴 手腕橫紋上三指 止嘔吐、改善心悸

其實這些穴位都不難找,看電視時隨手按按就能養生。像我自己工作到下午就會按合谷穴提神,比喝咖啡還管用。中醫師朋友還教我,按壓時要配合深呼吸,效果會更好,大家不妨試試看。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