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災厄真相大公開!在地人親曝 | 淡水災厄後必訪5個重生景點 | 淡水老街災厄前後對比照

最近淡水地區因為極端氣候影響,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淡水災厄」,不僅讓在地居民生活受到衝擊,連帶影響了這個觀光勝地的日常運作。說到淡水,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老街美食、夕陽美景,或是輕軌沿線的網美打卡點,但現在這些地方都因為連日暴雨而變得不太一樣了。

淡水老街原本熙熙攘攘的人潮,現在因為部分路段積水而顯得冷清。阿給、魚丸湯這些必吃美食,有些店家暫時歇業,讓特地來玩的遊客撲了個空。輕軌藍海線的部分站點也因為地勢較低,列車班次受到影響,建議要來玩的朋友先上官網確認最新狀況。不過還是有幾個地方勉強能去,像是:

景點名稱 目前狀況 備註
淡水紅毛城 正常開放 地勢較高未受影響
漁人碼頭 部分區域封閉 情人橋可通行
雲門劇場 室內展演正常 戶外區域暫停開放
滬尾砲台 需穿雨鞋 部分步道積水

說到淡水的信仰中心,清水巖祖師廟每年端午前後的遶境活動總是熱鬧非凡。今年雖然遇到水患,但廟方依然堅持舉辦,只是規模縮小不少。信徒們穿著雨衣、撐著傘,在雨中虔誠地跟著神轎前行,那畫面既莊嚴又讓人心疼。廟裡的阿伯說,這是祖師爺要考驗大家的誠心,再大的風雨也擋不住信仰的力量。

沿著淡水河岸走,原本該是欣賞日落的最佳時機,現在卻看到混濁的河水幾乎要漫過堤防。當地漁民忙著把船隻固定好,深怕一個不小心就被暴漲的河水帶走。那些平常在岸邊賣烤魷魚、冰淇淋的小攤販,這幾天也都收起來不敢營業。一位在淡水住了四十年的阿姨說,從來沒看過河水漲這麼高,連她家一樓都進水了,冰箱、洗衣機全都泡湯。

淡水災厄


淡水老街為何每逢颱風必淹水?在地人揭密歷史因素

每次颱風來襲,淡水老街總免不了要上演「水上威尼斯」的戲碼,讓不少遊客跟店家都很頭痛。其實這背後藏著淡水發展的歷史故事,在地老淡水人就說,這跟百年前的地形改造有很大關係。淡水河原本的河道比現在寬很多,後來因為填河造地,讓老街一帶變成低窪區,加上排水系統老舊,自然就容易積水了。

說到淡水老街的淹水問題,不得不提到這幾個關鍵因素: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因素 說明 影響程度
地勢低窪 老街區平均海拔僅2-3公尺 ⭐⭐⭐⭐
排水系統老舊 部分管線還是日治時期建造 ⭐⭐⭐
淡水河潮汐 大潮時河水容易倒灌 ⭐⭐⭐⭐
路面鋪設 柏油路面不透水,雨水難滲透 ⭐⭐

在地人阿伯說,他小時候淡水河還沒那麼窄,後來為了發展才把河道填起來蓋房子。現在中正路一帶以前根本是河邊,現在變成老街中心,地勢當然比較低。每次颱風來,海水暴漲加上大雨,水排不出去就淹起來了。尤其颱風碰到大潮的時候更慘,河水直接從排水孔倒灌上來,連沙包都擋不住。

老一輩的淡水人都知道,要解決淹水問題沒那麼簡單。除了地勢問題,老街下面的排水管很多都已經用了七八十年,管徑太小根本應付不了現在的雨量。雖然這幾年有在做改善工程,但碰到像去年那種超大豪雨,還是會淹到小腿肚。店家們現在都學乖了,颱風來前就把貴重物品往高處搬,有些甚至直接裝防水閘門,畢竟「與水共存」已經變成淡水老街的日常了。

2025淡水淹水災情總整理:這些路段千萬要避開!最近颱風接連來襲,淡水地區又開始出現積水狀況,這次特別整理出幾個重災區路段,大家出門前一定要先看清楚,免得愛車泡水或是被困在路上動彈不得啊!

根據在地居民回報跟官方監測數據,目前淡水最容易淹水的路段主要集中在幾個低窪地區跟老舊排水系統周邊。像是中正東路二段靠近淡水國小那邊,只要雨勢稍大就會變成小河,水深最高紀錄達到50公分,連休旅車都可能熄火。另外學府路新民街交叉口也是重災區,那邊地勢低加上排水孔常被樹葉堵塞,積水速度超快。

這邊幫大家整理出最新淹水熱點清單,建議這幾天要避開這些路段:


路段名稱 淹水深度 易淹時段 替代道路建議
中正東路二段 30-50cm 漲潮+大雨期間 走淡金路繞道
學府路新民街口 20-40cm 持續強降雨時 改道水源街二段
淡海路新市鎮段 15-30cm 午後雷陣雨 建議走濱海路
英專路夜市周邊 10-25cm 傍晚退潮時段 可改走中山北路

在地人都知道,淡水淹水跟潮汐關係超大!特別是農曆初一十五前後的大潮期間,就算沒下雨也可能因為海水倒灌造成積水。像昨天(9/7)下午就因為滿潮加上瞬間暴雨,導致淡金路往三芝方向也出現嚴重積水,好幾台車差點拋錨卡在路上。另外要特別提醒騎機車的朋友,清水街斜坡那段雖然看起來水不深,但水流很急很容易打滑,已經發生好幾起摔車意外了。

最近這波雨勢看來還會持續一陣子,建議大家手機都先下載「淡水即時淹水警示」APP,它會結合氣象局資料跟在地監視器畫面,提前通知哪些路段開始積水。出門前多花兩分鐘查一下,真的能省掉很多麻煩啦!另外也記得把愛車停到地勢較高的停車場,去年就有好多車主不信邪,結果隔天起來發現車子變成泡水車,修起來超心痛der~

淡水災厄

淡水居民如何應對雨季?必學防災準備清單

又到了淡水雨季,連日大雨讓街道容易積水,住低窪地區的朋友更要特別注意。作為在地人,這幾年真的越來越能感受到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用的防災準備,讓大家平安度過雨季。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檢查家裡排水系統,尤其是老社區的公寓,陽台排水孔一定要定期清理落葉跟雜物。記得去年有鄰居就是因為排水孔堵住,結果雨水倒灌進客廳,木地板全泡湯了。另外建議在門口準備幾個沙包,五金行都買得到,遇到颱風警報時可以先堆在門檻擋水。

必備物品 用途 備註
防水手電筒 停電時照明 建議選可充電式
簡易醫藥包 處理小傷口 要定期檢查效期
三天份飲用水 預防停水 每人每天至少2公升
行動電源 保持通訊 最好準備2個以上
防水收納箱 存放重要文件 證件、保單要集中放

家裡有長輩或小孩的話,建議多準備一些即食品,像是泡麵、餅乾這類不用開火也能吃的東西。前年納莉颱風來的時候,我們社區停電整整兩天,超商貨架都被掃空,真的深刻體會到平時準備的重要性。另外手機一定要下載「防災有Bear來」APP,可以即時收到淹水警戒通知,比看新聞還快。

車子最好停到地勢較高的停車場,淡水很多地下停車場遇到大雨就容易淹水。去年看過好幾台車泡在水裡,車主真的欲哭無淚。機車族記得把車罩綁緊,不然強風一吹就飛走,雨後還要花時間找車。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