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台南鹽水這個充滿古早味的小鎮,就不得不提在地人都知道的「盐水广仙」老字號。這家店從阿公那代就開始經營,現在已經傳到第三代了,每到端午節前總是特別忙碌,因為他們家的清淨符可是當地人必備的節慶用品。
盐水广仙的招牌產品
產品名稱 | 特色 | 最佳品嚐時機 |
---|---|---|
古法清淨符 | 純手工製作,傳承三代秘方 | 端午節前一個月 |
爆漿紅豆餅 | 外皮酥脆,內餡會流心 | 下午茶時段 |
廣仙茶飲 | 使用自家烘焙茶葉,回甘不澀口 | 一年四季都適合 |
走在鹽水的老街上,遠遠就能聞到廣仙茶莊飄來的茶香。他們家的茶葉都是老闆親自到產地挑選的,泡出來的茶特別甘甜,很多老顧客一喝就是幾十年。最特別的是他們的「午後三點茶」,選用當季新鮮茶葉,每天限量供應,常常下午兩點多就有人開始排隊。
除了茶飲,他們家的爆漿紅豆餅也是一絕。外皮烤得金黃酥脆,咬下去會爆出滿滿的紅豆餡,甜度剛好不會膩。很多遊客來鹽水玩,都會特地來買幾個帶走。老闆說這個紅豆餅的秘訣在於餡料要當天現煮,而且紅豆必須選用屏東萬丹的,吃起來特別香。
端午節前是盐水广仙最忙的時候,全家老小都要出動趕製清淨符。他們堅持用古法製作,從裁剪黃紙到書寫符咒都是手工完成。當地人說掛上他們家的清淨符,整個夏天都特別順遂。雖然現在很多店家都改用機器印刷,但盐水广仙還是堅持傳統工法,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的清淨符特別受歡迎。
鹽水廣仙茶莊為何成為在地人最愛的消暑聖品?這間隱身在台南鹽水巷弄的老字號茶莊,靠著真材實料和古早味手藝,成為夏天裡在地人必訪的涼爽角落。走進店裡就能聞到淡淡茶香混著蜜餞的酸甜氣息,老闆堅持每天現煮茶湯,用傳統大灶慢火熬製,那種回甘的滋味是手搖飲完全比不上的。
這裡的招牌「鳳梨冰茶」可是有秘方的,選用關廟金鑽鳳梨手工熬煮成醬,搭配自家烘焙的紅茶,喝得到果肉纖維卻不會過甜。老客人最懂要加點一份「鹽水意麵」配著吃,鹹甜交錯的組合意外對味。下午三點過後總能看到附近學校的學生成群來報到,人手一杯坐在騎樓下聊天,成了鹽水街角最日常的風景。
人氣品項 | 價格 | 特色 |
---|---|---|
古早味紅茶 | NT$25 | 炭火焙香,回甘不澀 |
鳳梨冰茶 | NT$45 | 果肉滿滿,酸甜比例完美 |
洛神花茶 | NT$35 | 不加色素,天然紫紅色澤 |
老闆阿坤師從16歲開始跟著父親學煮茶,現在雖然已經滿頭白髮,還是堅持凌晨四點就起來備料。他說現在的年輕人都習慣喝連鎖飲料,但老一輩的鹽水人還是認得這個味道,「有阿公帶孫子來買,說這跟他小時候喝的一模一樣」。茶莊角落擺著傳統的錫製茶壺和木製茶盤,牆上掛著泛黃的老照片,連冰塊都是用煮過的開水結凍,這些細節都是在地人死忠支持的原因。
每到端午前後,店裡會推出限定的「艾草茶」,老客人總是一箱箱訂購。阿坤師的女兒現在也開始接手部分工作,她笑著說常被客人問「怎麼沒有珍珠椰果」,但他們寧願保持原味,「我們的茶自己會說話啦」。這種堅持或許就是廣仙茶莊能在鹽水飄香六十年的秘密,不是最時髦的店,卻是最有溫度的存在。
台南鹽水廣仙茶莊的招牌飲品是什麼?內行人這樣點,這間在地飄香超過一甲子的老茶莊,最讓饕客念念不忘的就是他們家的「冬瓜檸檬露」。這款飲品可不是隨便調調而已,老闆堅持用每天現熬的冬瓜糖磚,搭配屏東產地直送的新鮮檸檬,喝起來酸甜比例抓得剛剛好,夏天來一杯整個透心涼,連在地人都說這才是鹽水人的消暑聖品。
說到廣仙茶莊的點法,老客人都有自己的小撇步。最經典的喝法是要「半糖少冰」,這樣才能喝到冬瓜的香氣又不會太甜膩。如果是第一次去的人,老闆還會推薦加點他們的秘密配方「梅子粉」,微微的鹹味讓整杯飲料層次更豐富。下午茶時間來買的客人,通常還會順便帶一包他們自家烘焙的蜜餞,配著飲料吃超對味。
這裡幫大家整理幾款人氣飲品的特色跟價格:
飲品名稱 | 價格 | 特色 |
---|---|---|
冬瓜檸檬露 | 45元 | 冬瓜糖磚現熬+新鮮檸檬汁,酸甜平衡 |
古早味紅茶 | 30元 | 使用阿薩姆茶葉,茶香濃郁不苦澀 |
仙草凍奶茶 | 50元 | 手工仙草凍搭配鮮奶,口感滑順 |
梅子綠茶 | 40元 | 自醃梅子+現泡綠茶,解膩首選 |
廣仙茶莊的飲料之所以特別,在於他們很多原料都是自己手工製作。像那個冬瓜糖磚,老闆每天清晨就要開始熬煮,火候控制得剛剛好才不會有焦味。檸檬也都是當天現榨,絕對不用濃縮汁代替。這種堅持傳統的做法,讓他們的飲料喝起來就是跟連鎖店不一樣,有種古早味的溫暖感覺。店裡雖然沒有華麗的裝潢,但那種樸實的氛圍反而讓人更安心,很多客人一喝就是好幾十年。
廣仙茶莊的茶葉從哪裡來?老闆親揭50年採購秘辛
走進廣仙茶莊,那股茶香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問:「這些好茶到底從哪來的?」第三代老闆阿明師最近難得打開話匣子,分享半世紀來堅持的採購門道。原來他們家的茶葉可不是隨便批來的,阿明師笑著說:「從我阿公那代就堅持『看天、看地、看人』三個原則,缺一不可!」
先說「看天」——茶園海拔高度絕對是關鍵。廣仙的茶葉主要來自這幾個產區:
產區 | 海拔高度 | 特色茶種 | 採收季節 |
---|---|---|---|
阿里山 | 1,200-1,600m | 烏龍茶、金萱 | 春、冬兩季 |
梨山 | 1,800-2,200m | 高山烏龍 | 春季為主 |
杉林溪 | 1,600-1,800m | 四季春、鐵觀音 | 全年輪採 |
阿明師特別強調:「海拔只是基本,重點是茶農有沒有用心照顧。」他們合作的茶農都是十幾年老夥伴,像阿里山的張大哥甚至會為了保持土壤品質,堅持不用除草劑,手工除雜草。「這些細節喝得出來啦!」阿明師邊泡茶邊說,茶湯顏色透亮就是最好的證明。
至於「看人」,更是廣仙的獨門心法。阿明師每年至少跑產區三趟,不是只看茶葉成品,連茶農怎麼修剪枝葉、發酵時間掌控都要親眼確認。「有些茶農技術好,但求快就會用機器高溫烘茶,那種我不收。」他說得直白,還翻出倉庫裡一袋袋標註茶農姓名的茶菁樣本,連2025年春茶的濕度數據都記錄得清清楚楚。
採訪到一半,阿明師突然從櫃檯底下搬出一本泛黃的筆記本,密密麻麻寫滿歷年茶價和天氣紀錄。「這本從民國64年用到現在,你看,以前梨山春茶一斤才80塊!」問他為什麼不電腦化,他眨眨眼:「手感啦,摸到紙張才記得那年雨水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