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種龍眼樹的事情,其實在台灣要種龍眼真的不難,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就算你是新手也能種出結實纍纍的龍眼樹。我自己在鄉下老家就種了兩棵,每年夏天都能吃到超甜的龍眼,鄰居小孩都會跑來偷摘呢!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選苗,建議直接去農會或是有信譽的苗圃買嫁接苗,這樣比較快結果。我阿公以前都用實生苗,結果等了7、8年才吃到龍眼,現在想想真的超沒效率的。買苗的時候要挑枝幹粗壯、葉片深綠的,最好是有帶土球的,存活率會高很多。
種植的時間點也很重要,最適合在春天3-4月或是秋天9-10月種。記得要選排水好的地方,龍眼最怕積水了。我表哥之前不信邪,硬要在低窪地種,結果雨季一來整棵泡爛掉,超可惜的。
養護重點 | 注意事項 |
---|---|
澆水 | 幼苗期每週2-3次,結果期減少澆水 |
施肥 | 開花前施氮肥,結果期改磷鉀肥 |
修剪 | 每年採收後修剪過密枝條 |
防蟲 | 注意荔枝椿象,可用苦楝油防治 |
說到施肥,很多新手會犯的錯就是亂施肥。我鄰居阿伯超好笑,以為肥料越多越好,結果把龍眼樹給”鹹死”了。其實龍眼不用太多肥,特別是開花結果的時候,太多氮肥反而會讓它一直長葉子不結果。我都是採收完施一次有機肥,然後開花前再補一點點化學肥就夠了。
採收也是門學問,要等龍眼外殼變成黃褐色,摸起來有點粗糙的時候才甜。太早摘會很澀,我阿姨每次都等不及,摘下來酸到臉皺成一團。採收最好在清晨,這時候果實溫度低比較耐放。記得要留一小段果梗,這樣比較不容易壞掉。
龍眼樹適合種在哪裡?台灣這幾個地方最適合,這可是很多想種果樹的朋友常問的問題呢!龍眼樹其實蠻好養的,但想要結出甜滋滋的果實,還是要挑對地方種。台灣氣候溫暖潮濕,特別是中南部一帶,根本就是龍眼樹的天堂啊!
說到最適合種龍眼樹的區域,首推台南、高雄、屏東這些南部縣市。這些地方冬天不會太冷,夏天又夠熱,龍眼樹最愛這種天氣了!尤其是台南東山、楠西一帶,根本就是龍眼的故鄉,路邊隨便都能看到結實纍纍的老龍眼樹。中部像南投、彰化也可以種,但要注意冬天寒流來時要幫樹木保暖一下。
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重點種植區域的注意事項:
地區 | 適合程度 | 特別注意事項 |
---|---|---|
台南 | ★★★★★ | 注意夏季颱風防護 |
高雄 | ★★★★☆ | 市區種植要留意空間是否充足 |
屏東 | ★★★★☆ | 夏季需注意灌溉,避免過度乾旱 |
南投 | ★★★☆☆ | 冬季需防寒,海拔不宜過高 |
彰化 | ★★★☆☆ | 土壤排水要好,避免積水爛根 |
種龍眼樹除了地點要選對,土壤也很重要喔!龍眼樹喜歡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如果土質太黏重,建議可以混些河砂或有機質改良。還有啊,龍眼樹很需要陽光,每天至少要曬6小時以上,所以種的時候要選陽光充足的位置,別種在房子陰影處或大樹旁邊,不然會長不好喔!
如果是住在北部想種龍眼樹的朋友,也不是完全不行啦,但要注意冬天低溫可能會影響開花結果。建議可以選比較耐寒的品種,或是種在盆子裡,冷的時候搬到室內避寒。不過說真的,要讓龍眼樹結出好吃的果實,還是中南部比較有優勢啦!
什麼時候種龍眼樹最好?台灣農民都選這個季節,答案就是「春天」!特別是3月到5月這段時間,氣溫回暖、雨水充足,超級適合龍眼樹苗扎根生長。老一輩的果農都說:「春天種龍眼,就像給小孩穿對衣服」,這時候種下去的樹苗存活率超高,隔年就能長得頭好壯壯。
台灣中南部是龍眼主要產區,像台南、高雄一帶的農民最懂這個時機點。他們會觀察農曆節氣,通常選在「穀雨」前後動工,這時候土壤濕度剛剛好,不會太乾也不會太濕爛根。而且春天種還有一個好處,等到夏天颱風季來臨時,樹根已經抓得夠牢,比較不怕風吹倒伏。
種植季節 | 優點 | 注意事項 |
---|---|---|
春季(3-5月) | 氣溫適中、雨水均衡 | 避開連續雨天種植 |
秋季(9-10月) | 病蟲害較少 | 要加強澆水管理 |
夏季(6-8月) | 生長快速 | 需防颱風、注意排水 |
冬季(11-2月) | 休眠期好移植 | 北部地區要防寒害 |
實際種植時,農民會特別挑選陰天或傍晚時段,避免大太陽直接曝曬樹苗。他們說這樣「比較不會傷到元氣」,就像我們人運動也要選涼爽的時間一樣。土壤方面最推薦帶點沙質的紅土,排水性好又能保濕,如果是黏性太重的土質,得先混些粗砂改良才行。
現在很多年輕農夫會搭配有機栽培,在種植穴底部鋪一層腐熟堆肥當基肥。這樣做不僅能讓樹苗長得更旺,結出來的龍眼也會特別香甜多汁。有些產銷班還會記錄每批樹苗的種植日期,比對不同時間點的生長狀況,真的是很講究呢!
為什麼我家龍眼樹不開花?5個常見原因解析
最近有好多台灣鄉親在問:「明明細心照顧龍眼樹,怎麼就是不開花?」其實龍眼樹不開花的原因很多,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最常見的5個問題點,讓你對症下藥!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施肥不當。龍眼樹開花需要適當的養分平衡,如果氮肥太多反而會讓它只長葉子不開花。建議在開花前(約12月到隔年2月)減少氮肥,增加磷鉀肥比例,這樣才能促進花芽分化。
第二個原因是修剪時機錯誤。龍眼樹的花芽通常在秋冬形成,如果這時候亂修剪,很容易把未來的花枝剪掉。最好在採收後(約8-9月)做輕度修剪,把過密或病弱的枝條整理一下就好。
光照不足也是關鍵!龍眼樹超愛陽光,如果種在陰暗處或旁邊有大樹遮擋,它就會懶得開花。每天至少要有6小時以上的直射陽光,如果環境太暗,可能要考慮移植到更開闊的位置。
常見原因 | 解決方法 | 最佳處理時間 |
---|---|---|
施肥氮肥過多 | 改用高磷鉀肥 | 12月-隔年2月 |
修剪時機不對 | 採收後輕剪,避開秋冬 | 8-9月 |
光照不足 | 移植或修剪周邊遮蔭樹木 | 全年皆可 |
再來是水分管理問題。龍眼樹在花芽分化期(秋冬)需要適當的乾旱刺激,如果這時候澆太多水,它會以為雨季來了就不想開花。建議從10月開始逐漸減少澆水,讓土壤稍微乾燥一點,但要避免過度乾旱導致落葉。
最後別忘了檢查病蟲害影響。像是荔枝細蛾或介殼蟲會吸食樹汁,讓樹勢變弱。平常要定期巡視,發現蟲害要趕快用植物油混肥皂水噴灑,嚴重的話可能要請農改場推薦適合的防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