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轉涼,好多人都開始整理家裡嘅臥榻床,準備迎接秋冬季節。一張舒服嘅臥榻床真係好重要,返工咁辛苦,返到屋企最想就係攤喺度好好休息下。不過揀臥榻床都有好多學問,唔係隨便買張就得㗎!
首先講下材質,市面上常見嘅臥榻床主要分幾種:
材質類型 | 優點 | 缺點 | 適合人群 |
---|---|---|---|
實木 | 耐用、自然紋理 | 價格較高、較重 | 追求質感、預算充足 |
板材 | 價格實惠、款式多 | 耐用性較差 | 小資族、租屋族 |
金屬 | 現代感強、好清理 | 冬天較冰冷 | 喜歡工業風 |
我個人就比較推薦實木嘅,雖然貴啲但真係可以用好耐。記得之前幫朋友搬屋,佢張板材臥榻床用咗兩年就開始吱吱聲,真係好煩。而家我屋企用緊胡桃木嘅,已經第五年都仲好穩陣,仲越用越有味道。
除咗材質,尺寸都好重要。好多人都會忽略咗量度屋企門口同走廊嘅尺寸,結果買返嚟發現入唔到房,真係好尷尬。特別係而家好多新樓嘅門口都比較窄,建議買之前一定要度清楚。我表妹就試過貪平買咗張特價品,結果要拆咗個窗先搬得入去,最後仲貴過買張細size嘅。
保養方面都有啲小技巧可以分享。實木嘅最怕潮濕,台灣天氣咁濕,最好擺啲除濕盒喺床底。如果係白色嘅板材,就要定期用專用清潔劑抹,唔係好易變黃。我阿媽就教我用茶葉水抹木傢俬,話可以防蟲又令木紋更靚,試過真係work㗎!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卧榻牀怎麼挑?5個選購技巧讓你一覺到天亮」,畢竟每天有三分之一時間都在床上度過,選對臥榻牀真的超重要!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最在意的挑選重點,讓你不用花大錢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好床。
首先要注意的是材質選擇,台灣天氣潮濕悶熱,建議優先考慮透氣性好的天然材質。像台灣本土生產的檜木臥榻就很不錯,不僅防潮還能散發天然香氣。預算有限的話,也可以選擇經過防霉處理的松木或柚木,耐用度也很夠。
尺寸規格也是關鍵,很多人買回家才發現房間根本放不下!這邊整理常見的臥榻尺寸給大家參考:
類型 | 長度(cm) | 寬度(cm) | 適合空間 |
---|---|---|---|
單人臥榻 | 180-200 | 80-90 | 小套房、書房 |
雙人臥榻 | 180-200 | 120-150 | 主臥室、大空間 |
客製化尺寸 | 任選 | 任選 | 特殊房型需求 |
再來是收納功能,台灣住宅空間普遍不大,現在很多臥榻都設計成掀床式或抽屜式,收納棉被、換季衣物超方便。建議挑選時注意五金零件的品質,滑軌順不順暢、會不會卡卡的,這些小細節都會影響使用體驗。
軟硬度選擇要看個人習慣,喜歡睡硬床的人可以選實木框架加薄墊的款式;偏好軟一點的,就要注意填充物的材質,記憶棉或高密度泡棉都是不錯的選擇。建議實際去門市試躺看看,每個人的體感真的差很多!
最後是風格搭配,現在臥榻設計越來越多元,從日式無印風到工業loft感都有。挑選時要考慮整體空間調性,比如淺色系木質適合北歐風,深色胡桃木則比較搭復古裝潢。記得把房間照片存在手機裡,現場挑選時比較不會出錯喔!
最近逛傢俱店或看室內設計案例,是不是發現越來越多人選擇卧榻牀?為什麼卧榻牀在台灣越來越流行?原來這些優點你不知道。其實這種結合收納與休閒功能的設計,特別適合台灣小宅當道的居住環境,不僅能最大化空間利用,還能創造出超chill的角落,難怪成為居家佈置的新寵兒。
卧榻牀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多功能性,不像傳統牀鋪只能睡覺,它可以是沙發、書房座位、甚至朋友來訪時的臨時客房。下面整理幾個實用優點給大家參考:
優點 | 實際應用場景 | 適合族群 |
---|---|---|
超大收納空間 | 掀開牀板能收棉被、換季衣物 | 小坪數家庭 |
複合式使用 | 白天當客廳座位,晚上變牀鋪 | 租屋族、套房住戶 |
高度彈性 | 可訂製尺寸配合畸零空間 | 特殊房型需求者 |
低矮設計 | 減少壓迫感,適合做在地板上活動 | 有小孩或寵物的家庭 |
台灣潮濕的氣候讓很多人擔心木作卧榻容易發霉,但現在材質選擇更多樣化了。除了傳統的木心板,還有防潮塑合板、系統板材可以選,甚至能搭配透氣牀墊或收納箱使用。設計師也常建議在底部加裝除濕盒或防潮墊,這些小細節都能延長卧榻的使用壽命。
另一個受歡迎的原因是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大家更重視「宅在家」的舒適度。卧榻牀那種隨性慵懶的氛圍,搭配幾個抱枕就能變成追劇專區,或是擺張小茶几立刻升級成咖啡廳角落。這種不用特別出門就能享受的儀式感,完全打中台灣人愛窩在家的心理。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卧榻牀vs傳統牀架:哪種更適合小坪數房間?」這個問題。其實兩種牀各有優缺點,關鍵還是要看你的生活習慣和房間格局。我自己住過8坪的小套房,兩種牀都試過,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實際使用心得,給正在煩惱的朋友們參考看看。
先講講卧榻牀的優點,最明顯就是省空間!通常直接靠牆擺放,下面還能做收納,對於東西多的台灣人來說超級實用。而且高度比較低,視覺上會讓房間看起來更寬敞。不過要提醒的是,如果習慣睡彈簧牀的人可能會覺得太硬,而且起身時對膝蓋不好的人來說會有點吃力。我自己是加了一層5公分的記憶棉墊,睡起來就舒服很多。
傳統牀架雖然佔空間,但也有它的好處。像是透氣性比較好,特別適合台灣潮濕的天氣。而且現在很多款式下面也有抽屜可以收納,功能性不輸卧榻。最重要的是,傳統牀架通常都有標準尺寸,買牀單、牀包都很方便,不用特別訂做。
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格:
比較項目 | 卧榻牀 | 傳統牀架 |
---|---|---|
空間利用率 | ⭐⭐⭐⭐⭐ | ⭐⭐⭐ |
收納功能 | ⭐⭐⭐⭐ | ⭐⭐⭐⭐ |
舒適度 | ⭐⭐⭐ | ⭐⭐⭐⭐⭐ |
價格 | 通常較便宜 | 依材質價差大 |
適合對象 | 東西多、空間極小的租屋族 | 注重睡眠品質、有預算的人 |
另外要考慮的是房間的動線規劃。如果房間真的很小,可能連傳統牀架的走道空間都沒有,那卧榻牀就是唯一選擇。但如果有3坪以上的空間,其實放傳統牀架也不會太擠,重點是要選對尺寸。現在很多家具行都有賣150公分寬的窄版雙人牀架,比標準的180公分省空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