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在問關於跳樓兇宅認定的問題,剛好可以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在台灣,凶宅的定義其實蠻具體的,但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具體的判斷標準,特別是遇到跳樓這種情況時,到底哪些範圍會被認定為凶宅呢?這關係到房價和居住心理,真的不能不注意啊!
首先,根據內政部的規定,凶宅主要是指「發生非自然死亡(如自殺、他殺等)的建物專有部分」。但如果是跳樓的話,情況就比較特殊了。因為跳樓的人可能從自家陽台跳下,也可能跑到頂樓公共區域跳下,這時候凶宅的認定範圍就會有所不同。如果是從自家跳樓,那該戶當然就是凶宅;但若是跑到頂樓跳樓,就要看死亡地點是不是在「專有部分」了。
下面這個表格可以幫助大家更清楚理解不同情況:
死亡情況 | 死亡地點 | 是否認定為凶宅 |
---|---|---|
在自家跳樓 | 自家陽台或室內 | 是 |
跑到頂樓跳樓 | 頂樓公共區域 | 否 |
跳到別人家 | 他人住宅內 | 他人住宅是凶宅 |
墜落中空處 | 大樓中庭或公共空間 | 否 |
要注意的是,雖然法律上可能不會認定整棟樓都是凶宅,但實際上很多買家還是會介意這種事情。特別是如果跳樓地點就在你家陽台正下方,或是墜落過程中有碰撞到你家的外牆,這種心理影響還是存在的。有些房仲會主動告知這類資訊,但最好自己也要多打聽,免得事後才知道原來住的地方有這樣的歷史。
另外,如果是租屋族也要留意,因為凶宅雖然不影響房屋結構安全,但租金可能會比較便宜。有些人不在意這些,反而覺得撿到便宜;但也有人住進去後覺得心裡毛毛的,這就看個人接受度了。總之,買房或租房前多做功課準沒錯,畢竟這可是要長期居住的地方啊!
咩情況下跳樓事件會令房子變凶宅?專家解析認定標準
最近有唔少網友喺討論區問到,究竟咩情況下跳樓事件會令房子變凶宅?其實呢個問題真係好多人關心,特別係買樓或者租屋嘅時候,大家都怕唔小心住到凶宅。根據台灣嘅民俗專家同房地產從業人員嘅經驗,凶宅嘅認定其實有啲具體標準,唔係所有發生過意外嘅單位都會被歸類為凶宅。
首先最重要嘅一點係,事件必須發生喺建築物「專有部分」內。簡單嚟講,如果係喺公共區域或者外牆發生意外,通常唔會影響到特定單位嘅凶宅認定。例如有人從大廈天台跳落街,咁樣一般唔會令任何一個單位變成凶宅。但係如果係從某個單位嘅窗戶或者陽台跳落去,咁該單位就會被認定為凶宅。
情況類型 | 是否構成凶宅 | 具體說明 |
---|---|---|
從特定單位跳樓 | 是 | 包括從陽台、窗戶等專有部分墜落 |
從公共區域跳樓 | 否 | 如天台、樓梯間等公共空間 |
自然死亡 | 否 | 即使喺屋內過世,自然死亡通常唔算 |
兇殺案件 | 是 | 發生兇殺案嘅單位會被認定為凶宅 |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係死亡嘅方式。根據內政部嘅解釋,只有「非自然死亡」先會被認定為凶宅。所以如果係老人家喺屋內自然過身,理論上唔算凶宅。但係如果係自殺、他殺或者意外死亡,咁就會被歸類為凶宅。特別要注意嘅係,就算唔係跳樓,其他形式嘅非自然死亡都可能會令單位變成凶宅。
仲有一點好多人唔知嘅係,凶宅嘅認定仲要考慮時間因素。通常來講,事件發生後如果已經過咗好多年,而且之後有其他人住過冇發生咩特別事,咁個凶宅嘅「煞氣」可能會減弱。不過呢個就比較主觀,每個人嘅接受程度都唔同。有啲人覺得無論過咗幾耐都唔想住,有啲人就覺得冇所謂,所以真係好睇個人點諗。
凶宅定義怎麼來?跳樓身亡算不算?律師一次説清楚
最近有朋友在問:「凶宅定義怎麼來?跳樓身亡算不算?律師一次説清楚」,其實這個問題真的很多人搞不清楚。凶宅在法律上沒有明確定義,但法院判決和實務上都有一些共識,簡單來說就是在建築物內發生非自然死亡(比如自殺、他殺),而且這個事件會讓一般人心理上感到畏懼或抗拒,這樣就可能被認定是凶宅。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自然死亡(比如老死、病死)通常就不算凶宅。
說到跳樓身亡算不算凶宅,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了。如果是從自家陽台跳下去,那這個房子當然算凶宅;但如果是在公共區域跳樓,比如從頂樓跳下去,那頂樓和墜落地點通常不會被認定為凶宅,因為這些地方屬於公共空間,不屬於特定人的專有部分。不過如果墜落時撞到別人的陽台或遮雨棚,那被撞到的地方可能就會被認定為凶宅了。
情況 | 是否算凶宅 | 備註 |
---|---|---|
屋內自殺 | 是 | 包括上吊、燒炭等 |
屋內他殺 | 是 | 兇殺案現場 |
跳樓(從自家) | 是 | 起跳點算凶宅 |
跳樓(公共區域) | 通常否 | 除非墜落時撞到他人專有部分 |
自然死亡 | 否 | 老死、病死不算 |
在實務上,凶宅認定還會牽涉到買賣糾紛。賣方有義務告知房屋是否為凶宅,如果故意隱瞞,買方可以主張解約或要求賠償。有些案例是前任屋主在社區中庭自殺,雖然不是死在屋內,但因為事件太知名,導致房子很難賣出去,這種情況法院有時也會認定賣方應該要告知。所以買房前最好多做功課,問清楚房子的歷史,也可以上網查詢相關新聞,避免買到有問題的房子。
另外要注意的是,凶宅的認定會影響房價,通常會比市價低2-3成。銀行對凶宅的貸款也會比較嚴格,有些甚至不願意承貸。不過有些人專門投資凶宅,因為價格低,整理後再轉手可以賺取價差。這種投資風險高,但如果地段好,長期持有等待社區記憶淡忘,也是有機會獲利的。總之,凶宅的認定和影響是多方面的,買賣前一定要謹慎評估。
大樓有人跳樓!整棟都算凶宅嗎?台灣法院這樣判
最近有網友在PTT上熱議,如果社區大樓有人跳樓輕生,整棟樓會不會都被歸類為凶宅?這個問題其實台灣法院有明確判例!根據過往判決,凶宅的認定範圍其實很具體,不是整棟大樓都會受影響,重點要看事件發生的位置和房屋之間的關聯性。
先講一個實際案例:台北某社區曾發生住戶從頂樓跳樓身亡,事後買方主張房屋是凶宅要求解約。但法院認為,跳樓地點是公共區域,並非在「專有部分」(比如自家陽台或屋內),所以該住戶的房屋不算凶宅。也就是說,除非事故發生在「房屋內部」或「專屬使用範圍」,否則不會被列為凶宅。
情況 | 是否算凶宅? | 關鍵原因 |
---|---|---|
從自家陽台跳樓 | 是 | 發生在專有部分 |
從公共頂樓跳樓 | 否 | 非房屋內部或專屬範圍 |
在屋內輕生 | 是 | 直接影響該戶心理價值 |
不過要注意的是,雖然法律上這樣認定,但民間還是有忌諱。有些房仲或買家會主觀認為「同棟樓出事」就是觀感不佳,可能影響交易價格。實務上,如果賣方知情卻沒主動告知事故,還是可能衍生糾紛。
另外,如果是租屋族遇到類似狀況,也可以參考《租賃專法》,房東若隱瞞凶宅事實,房客有權要求解約或減租。總之,台灣法院的判決傾向「具體範圍認定」,但市場反應又是另一回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