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這是什麼洞」的照片,引發熱烈討論。其實台灣各地都有這種神祕洞穴,有些是天然形成的,有些則是人工開鑿的,每個洞背後都有它的故事。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幾個台灣特別的洞穴,說不定你也曾經經過卻沒注意到呢!
先來看幾個台灣知名的洞穴類型:
洞穴類型 | 特色 | 知名地點 |
---|---|---|
海蝕洞 | 海浪侵蝕形成的天然洞穴 | 野柳女王頭周邊 |
軍事坑道 | 戰爭時期開鑿的地下通道 | 金門翟山坑道 |
礦坑 | 早期採礦遺留的隧道 | 九份礦坑遺址 |
蝙蝠洞 | 蝙蝠棲息的天然洞穴 | 桃園復興區蝙蝠洞 |
防空洞 | 二戰時期避難用的人工洞穴 | 全台各地老社區常見 |
說到防空洞,這可是老一輩台灣人共同的記憶。小時候在巷子口玩耍,常常會看到那種圓圓的水泥建築,上面長滿青苔,那就是防空洞。現在很多都被填平或改建成停車場了,但在一些老社區還是能找到它們的蹤跡。記得阿公說過,以前空襲警報響起時,整條街的人都要擠進那個小小的洞裡,現在想來真是難以想像。
台灣東部的海岸線也有很多天然形成的海蝕洞,像是花蓮的石梯坪一帶,退潮時可以走進去探險。這些洞穴經過千百年的海浪拍打,形狀都很特別,有的像愛心,有的像拱門,成為網美拍照的熱門景點。不過要提醒大家,進去之前一定要先查好潮汐時間,不然漲潮時可是會被困在裡面的喔!
最近在社群上爆紅的是一個位於台中后里的神祕洞穴,當地人叫它「彩虹洞」。其實這是廢棄的軍用油庫,因為牆面上有七彩的油漬反光,在陽光照射下會出現彩虹般的效果,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去打卡。不過要找到這個洞可得花點功夫,它隱藏在雜草叢生的山坡上,入口也不明顯,建議要結伴前往比較安全。
這是什麼洞?網友在陽明山發現的神秘坑洞,最近在台灣登山社團掀起熱議。有山友上週末在陽明山二子坪步道附近,意外發現一個直徑約1.5米的圓形坑洞,深度難以目測,洞口周圍還長滿青苔,看起來存在已久。照片一PO上網,立刻引來各種猜測,有人說是軍事遺跡,也有人懷疑是天然形成的熔岩通道。
根據在地嚮導的說法,陽明山地區確實存在不少特殊地形,但這個坑洞的位置相當隱密,連常走這條路線的老山友都表示第一次見到。我們整理了幾種網友提出的可能性對照實際情況:
猜測類型 | 可能性 | 佐證資料 |
---|---|---|
軍事碉堡遺跡 | ★★★☆☆ | 陽明山曾有軍事管制區歷史 |
火山噴氣孔 | ★★☆☆☆ | 位置偏離已知地熱區 |
早期礦坑 | ★☆☆☆☆ | 該區域無開礦紀錄 |
自然塌陷 | ★★★★☆ | 近期地震頻繁可能造成 |
在地質專家尚未實地勘查前,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已經在周邊拉起警戒線。幾位資深登山客分享,這個坑洞最特別的是內壁異常光滑,不像一般岩石風化痕跡,而且站在洞口能感受到微微氣流,推測可能連通到其他地下空間。不過要提醒大家,在官方調查結果出來前,千萬別因為好奇就貿然靠近,畢竟安全最重要啊!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已排定本週五會同專家前往會勘。有熱心網友翻出1970年代的老地圖,發現在相同位置標記著「特殊地質觀察點」字樣,但詳細資料已經遺失。這讓整個事件更添神秘色彩,不少人都期待官方能早日解開這個謎團。
登山客注意!這些常見的洞原來是這樣形成的,下次爬山看到可別傻傻踩進去啊!台灣山區地形多變,路上常會遇到各種奇怪的坑洞,其實它們的形成原因都超有趣,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最常遇到的類型。
走在步道上突然出現的圓形小洞,很多都是「穿山甲的家」啦!這些可愛的小傢伙挖洞技術一流,牠們用強壯的前爪刨土築巢,洞口通常直徑約15-20公分,深度可達2公尺。夏天特別容易遇到,因為牠們會把洞挖在比較陰涼的斜坡上。另外還有一種不規則的淺坑,那可能是野豬在找食物時留下的,牠們用鼻子翻土找蚯蚓和植物根莖,整片地看起來就像被小型挖土機翻過一樣。
洞的類型 | 形成原因 | 常見地點 | 危險程度 |
---|---|---|---|
圓形垂直深洞 | 穿山甲巢穴 | 土質鬆軟的斜坡 | ★★☆☆☆ |
不規則淺坑群 | 野豬覓食痕跡 | 潮濕的林地 | ★☆☆☆☆ |
長條形裂縫 | 土石滑動造成的地層裂開 | 陡坡或地震帶附近 | ★★★★☆ |
漏斗狀凹陷 | 雨水沖刷形成的溶蝕地形 | 石灰岩或頁岩地區 | ★★★☆☆ |
說到最危險的,絕對是那種長條形的裂縫洞,這通常是因為山坡土石滑動,地層被拉開形成的。特別是在地震過後或雨季期間,這種裂縫會突然出現又深又窄,一不小心踩空就可能卡住腳踝。記得去年在陽明山就有山友中招,還好最後被救難隊拉出來。還有一種漏斗狀的凹陷洞也很特別,主要出現在北部火成岩地區,因為岩石被酸性雨水長期溶解,慢慢形成像碗公一樣的凹陷地形,下雨後會積水變成小池塘,遠遠看還蠻漂亮的,但走近要小心邊緣可能很滑。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為什麼我家牆角會突然出現小洞?」專家解析這其實是居家常見問題。這些神秘小洞可能跟建築結構、蟲害或管線問題有關,今天就來幫大家拆解這些牆角小洞的成因,讓你不再一頭霧水!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白蟻作祟啦!台灣潮濕氣候超適合白蟻生存,牠們最愛從牆角開始啃食木材。如果你發現小洞周圍有細小木屑,或是敲擊牆面聽起來空空的,八成就是這些小壞蛋在搞鬼。建議趕快找除蟲公司來處理,不然等牠們大軍壓境就麻煩了。
另外也可能是建築收縮裂縫。台灣地震多,加上新房子水泥乾燥過程會自然收縮,牆角這種應力集中處就容易出現細小裂縫。這種情況通常洞比較細長,邊緣平整,不會有碎屑。可以用補土簡單修補,但如果是大面積裂縫就要請結構技師來看了。
最後要特別注意水管滲漏問題!牆角出現小洞伴隨潮濕、壁癌或水漬,很可能是水管漏水把水泥慢慢侵蝕掉了。這種情況要盡快處理,不然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壁癌或黴菌問題。
小洞類型 | 可能成因 | 特徵 | 處理建議 |
---|---|---|---|
圓形小洞 | 白蟻蛀蝕 | 周圍有木屑、敲擊有空響 | 專業除蟲處理 |
細長裂縫 | 建築收縮 | 邊緣平整、無碎屑 | 補土修補或結構檢查 |
不規則洞 | 水管滲漏 | 伴隨潮濕、壁癌 | 檢查水管並修復 |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有時候牆角小洞也可能是之前裝修時留下的管線孔沒補好,或是牆面受潮膨脹造成的。建議大家發現小洞先別急著補,要仔細觀察洞的形狀、周圍狀況,才能對症下藥。如果是租屋處發現這種情況,記得先拍照存證再通知房東處理喔!
最近天氣變化大,很多人家裡都出現類似問題。有位住板橋的網友分享,他家牆角小洞竟然跑出一整排螞蟻,後來發現是外牆裂縫導致。所以除了看牆角,也要檢查外牆狀況,特別是老舊公寓更要留意。專業師傅建議可以用手電筒照看看洞的深淺,如果光線能穿透到隔壁房間…那問題可能比想像中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