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討論「進門廚房」的設計,這種一進門就能看到廚房的格局在台灣越來越流行。我自己住過幾間這樣的房子,發現其實優缺點都很明顯,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實際居住體驗。
先說說進門廚房的優點吧!最明顯的就是動線超方便,買菜回家直接就能放到流理台,不用提著大包小包穿過整個客廳。而且這種設計通常會把廚房做得比較開放式,煮飯時還能跟客廳的家人聊天,不會像傳統廚房那樣把自己關在小空間裡悶著煮。我特別喜歡在朋友來家裡聚餐時,一邊準備食材一邊跟大家互動的感覺。
不過這種設計也不是沒有缺點,最讓人頭痛的就是油煙問題。如果抽油煙機不夠力,整個客廳都會瀰漫著炒菜的味道,連沙發都可能沾上油煙味。我有個朋友就因為這樣,最後不得不把廚房重新裝修,加裝了更強的排煙系統。
下面整理幾個進門廚房常見的格局類型給大家參考:
格局類型 | 優點 | 缺點 | 適合族群 |
---|---|---|---|
一字型 | 空間利用率高 | 工作動線較長 | 小家庭 |
L型 | 工作三角區完善 | 轉角空間難利用 | 常下廚的人 |
中島型 | 增加社交空間 | 佔用較大面積 | 喜歡招待朋友 |
半開放式 | 油煙較好控制 | 視覺通透性較差 | 在意油煙問題 |
說到收納,進門廚房真的需要特別規劃。因為一進門就會看到廚房,如果東西亂放會顯得很雜亂。我自己是用系統櫃把鍋碗瓢盆都收好,檯面盡量保持乾淨。建議可以裝個小吧台當作玄關和廚房的緩衝區,既能放鑰匙包包,又能當作簡易的用餐區。
採光也是這類廚房要注意的重點。很多建商為了節省空間,會把廚房安排在採光較差的位置。如果預算允許,建議可以考慮裝設玻璃拉門或透光材質的隔間,讓自然光能夠透進來,這樣早上準備早餐時心情會好很多。
進門廚房設計要注意什麼?5個台灣人常忽略的細節,這些小地方沒處理好,可是會讓煮飯變得很阿雜!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台灣家庭最容易踩雷的設計眉角,這些都是我們室內設計師朋友偷偷告訴我的實戰經驗,保證看完會讓你恍然大悟。
首先就是動線規劃,很多人在設計時只顧著美觀,卻忘了台灣廚房通常不大。建議把冰箱、水槽、爐台排成「黃金三角」,三邊總長最好控制在6米內,這樣轉身拿東西才不會卡卡的。特別是現在很多小宅做開放式廚房,動線亂排的話,煮個飯就像在玩障礙賽跑。
再來是收納細節,台灣人最愛買各種鍋碗瓢盆,但常常沒想好怎麼收。建議可以這樣規劃:
收納區域 | 建議設計 | 台灣人常犯錯誤 |
---|---|---|
吊櫃下方 | 加裝燈條或掛架 | 只做基本櫃體 |
轉角空間 | 安裝旋轉拉籃 | 放任閒置 |
水槽旁 | 設置瀝水架收納 | 讓碗盤堆滿檯面 |
第三點是插座配置,現代廚房小家電超多,氣炸鍋、微波爐、電子鍋…但很多人插座不是太少就是位置不對。記得在檯面以上30公分處,每隔60-80公分就要留一組插座,而且要選有獨立開關的款式才安全。我朋友家就是插座不夠,每次煮飯都要拔來拔去,超級麻煩。
燈光設計也是常被忽略的重點,台灣老房子常只有一盞吸頂燈,切菜時整個人都擋住光線。建議除了主燈外,還要在工作區加裝LED燈條或軌道燈,色溫選4000K左右的白光最適合廚房。記得燈具要選防油煙的款式,不然沒多久就會卡一層黏膩的油垢。
最後要提醒防潮防蟑的細節,台灣氣候潮濕又容易有蟑螂,廚櫃最好做懸空設計,離地至少15公分方便清掃。後擋板建議用不鏽鋼或玻璃材質,比磁磚更好清理。這些小地方現在不注意,等蟑螂大軍入侵就來不及啦!
小坪數怎麼規劃進門廚房?3種超實用收納技巧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小坪數怎麼規劃進門廚房?3種超實用收納技巧其實不難,關鍵是要把空間用到極致。台灣很多新建案廚房都超迷你,但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連2坪大的廚房都能變身收納魔術空間!
首先一定要善用垂直空間,牆面絕對不能浪費。我自己最推薦安裝磁性刀架跟掛勾層架,像這樣把常用廚具都掛起來,不僅拿取方便,檯面也能保持清爽。記得要量好高度,避免碰撞頭部。另外轉角處可以裝旋轉五金架,那種360度旋轉的設計真的超省空間,瓶瓶罐罐都能收得整整齊齊。
第二招是選擇多功能家具,這點超重要!像是摺疊式餐桌兼備餐檯,或是中島下方做抽屜收納,一物多用才划算。我表姊家就用這種方式,在不到1.5坪的廚房裡塞進所有必需品:
家具類型 | 多功能設計 | 節省空間效果 |
---|---|---|
折疊餐桌 | 展開用餐/收起備料 | ★★★★★ |
中島下方抽屜 | 收納鍋具兼工作檯面 | ★★★★☆ |
壁掛式微波爐架 | 微波爐+儲物空間二合一 | ★★★★☆ |
最後就是要學會斷捨離,小廚房真的不能什麼都留。我建議每三個月檢查一次廚具,用不到的就要狠心淘汰。像是重複功能的工具(你有幾支湯勺?)、從來沒用過的贈品杯組,這些都是佔空間的元兇。把最常用的物品放在隨手可及的位置,不常用的收到高處或深處,動線順了廚房用起來就舒服多了。
最近幾年台灣新成屋的樣品屋裡,開放式進門廚房設計越來越常見,為什麼台灣人偏愛開放式進門廚房?優缺點一次看。這種設計打破傳統廚房的封閉感,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更寬敞明亮,特別適合台灣普遍不大的住宅坪數。不過這種設計到底適不適合每個家庭,還是要看實際生活習慣來決定。
開放式廚房最大的優點就是能讓小宅瞬間放大視覺空間,尤其現在很多年輕夫妻買的20-30坪住宅,把廚房牆面打掉後,客餐廳瞬間多出好幾坪的感覺。而且媽媽在煮飯時還能一邊看顧小孩、跟家人聊天,不會像以前被關在小廚房裡孤軍奮戰。不過油煙問題確實是個挑戰,雖然現在抽油煙機越做越強,但爆炒類的料理還是容易讓整個客廳都是味道,這點愛煮台菜的家庭要特別注意。
優點 | 缺點 |
---|---|
空間感放大,適合小宅 | 油煙容易擴散到其他區域 |
增進家人互動 | 收納空間相對較少 |
採光通風更好 | 煮飯時雜亂一覽無遺 |
現代感設計 | 需要更勤於打掃維持整潔 |
實際使用上,很多台灣家庭會採取折衷方案,像是用中島或玻璃拉門做半開放設計,既能保留空間感又能稍微阻隔油煙。另外收納也是要注意的重點,因為沒有牆面可以做吊櫃,通常要在地櫃規劃更多收納空間,或是搭配中島下方的儲物設計。現在IKEA、特力屋這些賣場也都有專門為開放式廚房設計的收納配件,解決了不少收納痛點。
說到清潔維護,開放式廚房真的會讓人養成隨手整理的好習慣,因為所有東西都看得一清二楚。不少主婦分享,改用開放式設計後,家人反而更會主動幫忙收拾,因為亂七八糟的樣子實在太明顯了。不過也要注意挑選好清理的建材,像是防濺板用玻璃或烤漆玻璃就比磁磚好清理,這些小細節都會影響日後使用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