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九龍壁的5個秘密故事 | 九龍壁背後不為人知的傳説 | 故宮必看!九龍壁全攻略

說到北京故宮必看的景點,九龙壁 故宮絕對是排在前幾名的選擇。這座建於乾隆年間的琉璃照壁,不僅是中國現存三大九龍壁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更是遊客們爭相拍照打卡的熱門地點。每次經過這裡,總能看到一堆人舉著手機找角度,想要把九條巨龍一次拍進畫面裡,那場面真的很有趣。

你知道嗎?這座九龍壁其實暗藏了不少玄機。首先它的尺寸就很有講究,高3.5米、長29.4米,光是琉璃磚就用了270塊。最特別的是從正面看過去,不管站在哪個角度,都會覺得中間那條黃龍在盯著你看,這種設計在當時可是相當厲害的工藝技術。

九龍壁小檔案 數值
建造年代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長度 29.4公尺
高度 3.5公尺
使用琉璃磚數量 270塊
正中央主龍顏色 黃色

仔細觀察會發現,九條龍的姿態各異,有的張牙舞爪、有的騰雲駕霧,每條龍的鱗片細節都做得超精緻。導遊常說這些龍代表著皇權的威嚴,但我覺得更像是古代工匠在炫技,畢竟要用琉璃燒製出這麼複雜的造型,失敗率肯定很高。現在去還能看到幾處修補的痕跡,那是民國時期不小心被撞壞後修復的,反而成了見證歷史的印記。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九龍壁後面原本有座寧壽宮,是乾隆準備退休後住的養老別墅。想想也蠻有意思的,皇帝每天起床推開窗就能看到這麼壯觀的九龍壁,這種排場現代人真是難以想像。現在雖然寧壽宮不在了,但光是這面牆就足夠讓人駐足好久,每次去都能發現新的細節。

九龙壁 故宫

每次去故宮博物院,總會聽到有人問:「故宮九龍壁到底在哪裡?原來就在這個角落」!其實這座超有名的九龍壁就藏在寧壽宮區的皇極門前,很多人匆匆走過外朝三大殿就錯過了這個寶藏景點。這面琉璃照壁建於乾隆年間,是皇帝退休後要住的「養老院」入口裝飾,九條龍栩栩如生,每條都有不同姿態,仔細看還能發現左下角有塊木頭補丁,據說是當年工匠不小心摔壞琉璃後急中生智的傑作呢!

說到九龍壁的參觀重點,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必看細節: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觀察重點 特色說明
龍的排列 正中央是黃色主龍,左右各四條不同顏色龍,象徵九五至尊
特殊材質 用270塊七彩琉璃拼接,陽光下會閃閃發亮
隱藏彩蛋 第三條白龍腹部有明顯木紋,是唯一非琉璃部位
最佳拍攝時間 早上9-11點陽光斜射時,龍鱗反光效果最震撼

其實九龍壁位置離珍寶館很近,建議可以買聯票一起參觀。現場看真的會被巨龍的氣勢震懾到,尤其那些立體浮雕的龍爪和飄動的龍鬚,近看連鱗片都閃著寶石光澤。導遊說這些琉璃當年都是專門從景德鎮運來的,燒製溫度要比普通瓷器高很多,難怪經過兩百多年風吹日曬還是這麼鮮豔。記得要繞到背面看看,雖然沒有正面華麗,但磚雕的雲紋和水波紋也超精緻,完全展現乾隆時期的工藝巔峰。

最近故宮還推出九龍壁AR導覽,用手機掃描就能看到龍在空中飛舞的動畫,帶小朋友來的話他們一定會超興奮。不過要提醒大家,這邊下午容易擠滿旅行團,如果想好好拍照,建議開門就先衝過來,人少的時候連龍眼睛反射的光澤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呢!

九龍壁是誰設計的?揭秘故宮最狂藝術家

說到北京故宮的九龍壁,大家一定不陌生,但你知道這座氣勢磅礡的藝術品背後的神秘設計師是誰嗎?其實,九龍壁的設計者正是清朝乾隆時期的御用藝術家——「樣式雷」家族的雷發達!這位被稱為「故宮最狂藝術家」的大師,不僅設計了九龍壁,還參與了故宮許多重要建築的規劃,可以說是清朝建築界的超級巨星。

雷發達的設計有多狂?看看九龍壁的細節就知道:

九龍壁特色 細節描述
琉璃工藝 使用當時最高級的琉璃磚,色彩鮮豔且歷久不衰
龍的姿態 九條龍形態各異,有的騰雲駕霧,有的戲珠翻騰
隱藏機關 傳說壁內藏有暗格,可能是為了避災祈福

雷發達的設計不僅講究美觀,更融入風水與皇權象徵。比如九龍壁的「九」代表帝王至尊,而龍的排列也暗合陰陽五行。更狂的是,他敢在皇帝眼皮底下玩創意,把傳統龍紋加上自己的風格,讓九龍壁成為故宮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品之一。

當時的工匠流傳一句話:「雷師傅出手,必屬精品。」雷發達對細節的執著簡直到了強迫症的程度,據說他會親自監督每一塊琉璃磚的燒製,稍微有色差就打掉重做。這種追求完美的性格,也讓九龍壁歷經數百年依然光彩奪目。

除了九龍壁,雷發達還設計了故宮的寧壽宮區、乾隆花園等,可以說是乾隆皇帝的「御用設計師」。他的作品不僅展現了清朝鼎盛時期的工藝水準,更透露出一種「皇家藝術就是要狂」的氣魄。下次去故宮,別忘了好好欣賞這位狂藝術家的傑作!

九龙壁 故宫

什麼時候建的?九龍壁居然有這麼久歷史!每次去北京玩,經過故宮旁邊的九龍壁,都會被那九條栩栩如生的龍震撼到。這座琉璃照壁其實是明朝永樂年間建的,算一算到現在已經有600多年了耶!比台灣很多古蹟都還要老,難怪被列為中國三大九龍壁之首。

說到九龍壁的構造,真的超講究的啦!整面牆用七彩琉璃磚拼成,光是不同顏色的釉料就要燒製好幾次。最厲害的是那些龍的細節,連龍鱗的紋路都清清楚楚,根本是古代工匠的炫技之作。而且你知道嗎?這面牆其實有防火功能,當年就是為了防止火災蔓延才蓋的,古人真的很聰明餒~

九龍壁小檔案 資料內容
建造年代 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
位置 北京故宮寧壽宮區
高度 約5公尺
寬度 約29公尺
特色 七彩琉璃、九條蟠龍

現在看到的九龍壁雖然經過幾次修復,但基本上都保持原來的樣貌。仔細看會發現每條龍的姿態都不一樣,有的在玩珠、有的在騰雲,超級生動的!導遊說這些龍代表皇帝的權威,中間那條黃龍就是天子的象徵。不過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牆角那條白龍,傳說如果摸牠的頭會帶來好運,所以那邊的磚都被摸到發亮了啦!

每次站在九龍壁前面,都會忍不住想像600多年前的工匠是怎麼把這麼複雜的圖案做出來的。那時候又沒有現在的科技,全靠手工慢慢拼貼,真的超佩服的。而且經過這麼多年風吹日曬,顏色還是這麼鮮豔,古代人的工藝技術根本是黑科技等級的吧!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