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充滿歷史韻味的地方——何應欽故居。這座位於台北市士林區的日式宅邸,不僅是台灣少數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官舍建築,更承載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記憶。走進這裡,彷彿能穿越時空,感受那個年代的氛圍。
何應欽故居建於1920年代,最初是日治時期高等官舍,後來成為何應欽將軍的住所。整棟建築採用典型的日式「書院造」風格,從榻榻米房間到緣側走廊,處處都能看到精緻的工藝細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屋內的「床之間」(壁龕)和「違棚」(裝飾架),這些都是日式建築中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
建築特色 | 詳細說明 |
---|---|
屋頂形式 | 入母屋造(歇山頂) |
建築材料 | 木結構為主,部分磚造 |
室內空間 | 約100坪,包含座敷、居間等多功能區 |
庭園設計 | 日式枯山水與台灣本土植物結合 |
參觀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故居內保留的歷史文物,包括何將軍使用過的辦公桌、軍服,以及許多珍貴的老照片。這些物件不僅見證了何應欽個人的生命歷程,也反映了那個動盪年代的政治軍事局勢。導覽員會詳細解說每個展品背後的故事,讓參觀者能更深入了解這段歷史。
故居的庭園也很有看頭,雖然面積不大,但設計精巧。日式枯山水與台灣本土植物的結合,創造出獨特的景觀效果。春天時櫻花盛開,更是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前來取景。園內還保留了一口古井,據說是當年何家日常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現在故居定期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像是茶道體驗、歷史講座等,讓民眾有更多機會接觸傳統文化。如果是對台灣近代史有興趣的朋友,這裡絕對是值得一訪的地方。建議大家可以預約導覽,才能更深入認識這棟建築的歷史價值。
何應欽是誰?認識這位歷史人物的生平故事,對了解近代中國軍事史很有幫助。這位出生於1890年的貴州人,是黃埔軍校的重要教官,後來成為國民政府時期最具影響力的軍事將領之一。他的生涯橫跨北伐、抗日戰爭到國共內戰,在國民黨軍隊中扮演關鍵角色,尤其以擔任陸軍總司令和國防部長最為人熟知。
何應欽的軍事生涯有幾個重要轉折點,我們可以用表格來整理:
時期 | 職務 | 重要事件 |
---|---|---|
1920年代 | 黃埔軍校總教官 | 培養國民革命軍骨幹 |
1930年代 | 軍政部長 | 參與圍剿紅軍 |
抗戰期間 | 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 | 指揮多場重要會戰 |
戰後 | 國防部長 | 負責接收台灣事宜 |
1949年後 | 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 | 隨國民政府遷台 |
說到何應欽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蹟,不得不提他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作為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他直接參與指揮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重大戰役,雖然這些戰役最終以撤退告終,但成功拖延了日軍進攻步伐。特別是在1945年9月9日,他代表中華民國在南京接受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投降,這個歷史性時刻讓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來台灣後,何應欽雖然不再掌握實權,但仍在國民黨內擁有崇高地位。他熱衷於推動中日文化交流,晚年還擔任過中日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這與他戰時對日強硬態度形成有趣對比。在台灣的歲月裡,他低調生活,直到1987年以97歲高齡逝世,見證了從清末到台灣解嚴前幾乎整個近代中國的變遷。
何應欽故居在哪裡?台北士林區的歷史建築導覽
講到台北士林區的歷史建築,何應欽將軍故居絕對是內行人會特別留意的景點。這棟隱身在士林官邸附近的日式宅院,雖然不像其他觀光景點那麼熱鬧,但正因為這樣反而保留了濃濃的歷史氛圍。故居位於士林區福林路60號,就在士林官邸公園的東北側,從捷運士林站走過來大概10分鐘左右,交通超方便。
這棟建築最特別的是它的和洋混合風格,外觀看起來是日式木造建築,但內部卻融合了西式的設計元素。何應欽將軍是民國時期的重要軍事將領,他在1949年來台後就住在這裡,一直到1987年過世。現在故居已經被台北市政府列為歷史建築,雖然不開放常態參觀,但偶爾會舉辦特展或導覽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留意文化局的公告。
基本資訊 | 內容 |
---|---|
地址 | 台北市士林區福林路60號 |
建築年代 | 約1930年代 |
建築風格 | 和洋折衷式 |
開放狀況 | 不定期特展 |
附近景點 | 士林官邸、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
走在福林路上,這棟低調的日式老屋很容易被忽略,但它見證了台灣戰後的重要歷史。建築外觀保持得相當完整,黑色的屋瓦、木造的廊道都很有味道。聽說當年何將軍很喜歡在庭園裡種花,現在雖然沒有對外開放,但從圍牆外還是能看到一些綠意。附近的居民說,有時候傍晚經過,看著夕陽照在老屋上,真的會讓人想起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
如果想更了解這棟建築的歷史背景,建議可以先去參觀士林官邸的遊客中心,那邊有相關的文史資料。台北市文化局也會不定期舉辦「士林學」系列講座,常常會提到這一帶的歷史建築。雖然現在不能隨時進去參觀有點可惜,但光是站在外面感受這棟老房子的氣場,就很有穿越時空的感覺了。
為什麼要參觀何應欽故居?瞭解背後的歷史意義,這不只是看一棟老房子那麼簡單。位於台北士林的何應欽故居,是台灣少數保存完整的軍事將領官邸,走進這裡就像翻開一頁活生生的民國史。從建築風格到室內擺設,處處都能感受到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對台灣人來說更是理解兩岸關係演變的重要窗口。
這棟日式與西式混合的宅邸建於1950年代,當時何應欽將軍以陸軍總司令身份入住。特別值得細看的是書房裡保留的作戰地圖和親筆文件,還有會客廳那套從南京帶來的紅木家具,這些物件背後都藏著鮮為人知的故事。參觀時不妨注意幾個細節:
重點區域 | 不可錯過的看點 | 歷史小知識 |
---|---|---|
主臥室 | 軍服與勳章展示 | 何將軍曾穿著這套制服參與開羅會議 |
地下防空洞 | 冷戰時期防空設施 | 1960年代為防範空襲特別增建 |
庭院榕樹 | 蔣中正親手栽種的樹木 | 見證多位政要來訪的重要地標 |
二樓的檔案室開放部分史料查閱,像是1958年金門砲戰期間的電報副本,能直接觸摸到歷史的溫度。工作人員說最常被問到的是牆上那幅缺角的黃埔軍校合影,原來是在戰亂中搶救時受損的。現在故居定期舉辦「老兵說故事」活動,曾經服侍過何將軍的廚師還會來示範當年的家傳菜餚,像是用台灣米復刻的貴州辣子雞,吃一口就能體會那個物資匱乏卻充滿人情味的年代。